嘿客和顺丰家区别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深圳只有两家顺丰家,其运营模式与之前的嘿客并无太大区别。
8月10日,记者前往深圳南山区的顺丰家,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店由以前的嘿客店升级而来,新增了商品细化和便民服务,“雨伞、充电宝这些都是新增加的便民服务”。记者在店内看到,展示区分为当季美食、店长推荐、全球直采、会员专区和海淘专区等。和嘿客店一样,这些商品也只是通过海报展示,消费者需扫描二维码进行购买。
此外,店内也有部分实物商品展示,多为酒水饮料和母婴用品,以及少量水果。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实物商品,消费者可以现场提货,也可以现场下单之后快递配送到家。
对于顺丰家的运营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白天的客流量不太多。”
实际上在店内购买和在网上购买没什么区别,顺丰家店长坦言,“不过我们有时候会搞一些团购优惠活动。”
记者随后又来到了福田区的一家嘿客店。与顺丰家一样,嘿客店内也有酒水饮料、水果等商品的展示,只是没有划分展示区域。记者在嘿客店内购买了3盒猕猴桃,结算金额比网上价格便宜10元,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在线下购买才有这个优惠。
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只有上海、深圳两地有顺丰家。她坦承,嘿客和顺丰家现在确实没有大的区别,顺丰有自己的考虑,未来的升级改造也会跟随市场而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品牌将同时存在,未来会有细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顺丰商业要做全渠道运营
2014年5月,全国518家顺丰嘿客亮相,顺丰官网对其的介绍为网购服务社区店。不过,嘿客店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烧钱扩张、店铺定位不清和商业模式不明等质疑。
今年6月,顺丰商业正式亮相。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表示,嘿客和顺丰家都是顺丰商业的线下布局,而顺丰优选则是其线上平台,“顺丰优选和顺丰线下门店都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其他电商品牌入驻。电商品牌可以在顺丰线下门店进行展示,同时通过顺丰优选与线上承接。”
顺丰商业总裁李东起此曾表示,“要把顺丰商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顺丰集团做这个(顺丰商业)是一个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我们希望做一个推进社区和消费,包涵商品销售、运输、服务的全渠道运营者。”
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顺丰商业线下有3000多家店。要维系这3000多家店的正常运营,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目前来看,顺丰商业线下门店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店铺租金、装修费用、人力成本以及日常运营成本,以单店一年30万元的投入计,一年的投入便已经达到1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顺丰全年的营收是280亿元,已经占据快递行业龙头。顺丰商业的整合显示出顺丰在快递业务之外,有着更大的野心。那么,它能否用钱砸出一个大的商业O2O生态呢?
电子商务分析师李成东并不看好顺丰的嘿客模式,市场对自提业务有需求,许多企业也在布局线下自提点,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衍生出许多落地服务。“但是顺丰这种模式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可行。”李成东说,“首先是门店提供的下单服务,对于经常网购的人来说这是多此一举;其次,将生鲜商品送到门店,需要足够多的订单量才能够支撑高额的仓储成本。”“现在线下门店业务规模对于顺丰来说还只是非常小的体量,肯定还要继续扩张,作为一个大的O2O商业,要形成集团效应。这是一个巨大的长期的投入。”顺丰总部公共事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 乐天集团:继承人内斗引不满 韩商人拟抵制其产品
- 阿里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 成第二大股东
- 苏宁互联网+高速公路破解互联网焦虑症
- 苏宁:举办年度最大规模峰会 或宣布与阿里合作
- “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万达正与苏宁洽淡合作
- 华润万家:整合乐购战略性失误 抛售比关店合算
- 南京新百:旗下英国HOF获4亿英镑低息再融资
- 韩财长:乐天集团手足之争令人失望 或查控股结构
- 亚马逊:集团CEO抛售股票 套现超5亿美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