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旬开始的第一波两融资金场内去杠杆,成为市场急跌的罪魁祸首。
第一波去杠杆,恐慌情绪贯穿始终。从6月19日开始,两融余额从2.27万亿峰值跌落至1.44万亿,跌幅36.56%。A股融资买入资金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出,单日流出资金量从55亿元暴增到1700亿元。尤其在大幅杀跌的7月6日至8日最后三天,融资买入资金净流出连续单日过千亿,分别高达1363亿、1443亿和1700亿元。恐慌杀跌直接殃及二级市场,千股跌停的历史奇观反复出现,个股大面积连续被摔在跌停板上。
在经过10个交易日的反复后,两融市场进入第二波去杠杆。其显著特征是,两融余额持续创新低,融资买入连续7天净流出。最新数据显示,7月30日至8月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单日融资资金净流出从12亿元扩展到416亿元。两融去杠杆主场已从深圳小盘股市场转移到沪市主板。截至周一,深市两融余额为4623亿元,沪市为8349亿元,深市先于沪市见到低点。行业数据方面,证监会标准17个行业全部出现单日融资资金净流出,制造业领先金融业出现175.89亿元净流出,行业去杠杆加速传导。
不过,与第一波去杠杆相比,近期两融余额萎缩的幅度明显收窄,单日融资净流出资金量仅为恐慌期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波去杠杆进程中,新的特征显示,个股连续大面积跌停不复存在,股价弹性充分显露出来。此外,二级市场竟然甩开两融的新低开始走出自我修复的走势。
在连续去杠杆过程中,监管层出台沪深两市融券交易从T+0调整为T+1的新规,由于当前融券余额规模在两融余额的占比仅1%,市场各方认为对两融交易影响有限,且能有效控制短线高频交易,进而有效控制做空动能。九鼎德盛认为,量能是最重要的指标,技术性普涨反弹需要量能的进一步配合,反弹才能维持相应的时间与空间。
西南证券策略研究员朱斌认为,两融余额创新低是好事。按照成熟市场的规律,一般融资总量占市场总市值的2%比较合适,按照这一标准,A股融资余额为1万亿左右比较健康。理性分析,目前融资余额仍有30%的下降空间。因此,不排除两融余额会继续见新低。
对此,信达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陈嘉禾则从悲观中找到了乐观的理由:“现在来看,去杠杆进程比较顺利,比如本周一,A股创业板一度大跌6.5%,如果杠杆还是很高的话,当天的创业板就会拍在跌停板上。实际情况是,市场很快就有资金在抄底。所以,应该说监管去杠杆已经达到了大部分目的,市场当前也逐步呈现出良好的承接力度。”
- 万亿专项金融债支持基建被证实 首批3000亿将
- 午后看盘:走势一波三折 市场整体上扬
- 中国拟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1万亿专项建设债
- 快讯:沪指涨逾2%上3700点 逾百股涨停
- 央行4日进行500亿元逆回购 持续宽松意图明显
- 快讯:沪指开盘翻红 创业板涨近1%上2400点
- 沪深交易所修改两融交易实施细则 明确融券操作T
- 支付账户跨行转账将被叫停 免费转账或终结
- 证监会喊话程序化交易:有人拉中石油尾盘集中抛售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