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投资建设再次进入快车道。
4月11,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重庆主持召开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马凯表示,要确保全面完成今年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目标任务。
铁总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在会上表示要坚决完成今年铁路建设任务,确保实现“十二五”铁路建设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虽未参会,但对铁路工作出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继续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铁路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今年铁路建设任务,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综观铁路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的历年数据,其备受政府青睐的迹象非常明显,2011年,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5800亿元,2012年为6300亿元,2013年6600亿元,2014年8000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8000亿元。
“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年末最终投资数据往往要超过年初计划,因此2015年很有可能投资超8000亿元。”北交大经管学院教授荣朝和表示。
上述五年的投资数据累计达到3.47万亿元,这远远超过了“十二五”规划的2.8万亿元,甚至超出了2013年调整的数据——3.3万亿元。
2015年是“十二五”的结束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年,未来铁路投资是否会继续保持这一强进势头?
一位参与了国家铁路局(下称国铁局)“十三五”铁路规划的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铁局初步拟定的计划中,“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铁路新线2.3万公里,投资2.8万亿元。
上述数字与“十二五”规划初期定的数据一致,之所以定下这一数值,上述专家称,“十三五”时期仍是铁路建设发展黄金期,一些重大长干线虽然在“十二五”期间都已经基本建成,但连接这些干线的毛细管线尚待完善,这一部分主要是各个地方政府的城际铁路网,另外,东部地区的高铁网已经初步建成,但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还有待完善。
目前,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发展思路已渐明晰,铁路网作为拉动国内需求,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各级政府的共识。按照国家铁路局的初步规划,“十三五”铁路网总里程约为14.5万公里,铁路运输服务将涵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和80%以上县级行政区。路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加快城际铁路建设、统筹支线铁路建设、强化综合枢纽配套、实施周边互联互通。
不过,从历史情况来看,国铁局的这一数据略显保守,实际最终完成的情况恐将远超计划。一位接近铁总的人士表示,2014年和2015年铁路投资都是超过8000亿元,按照目前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程度,“十三五”期间铁路的总投资大概会在3.5万亿元到4万亿元之间。
国家铁路局于3月17日启动“十三五”铁路网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工作,已就方案初步征求了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早在去年9月,国家铁路局就已组织开展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
据《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此前的报道,在铁路“十三五”规划中,中国铁路除了将继续花大力气建设高速铁路,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进一步将高铁在全国铺开外,还需将发展改革的天平向西部倾斜,缩小东西差距,继续推动全国大通道的打通。此外,铁路“十三五”规划中国家还将继续推进铁路的深化改革,让以前封闭的国家部门直接面向市场,广泛地利用大量民间资本。同时,“十三五”还将加快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继续参与国际竞标。
目前,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四纵”高铁已建成通车,“四横”大部分段落已建成通车,未建成路段大部分在“十二五”末建成。
这意味着,在铁路“十三五”规划中,还将有大量新线工程纳入其中。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中国铁路投资额将维持在高位,中国铁路市场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曾在2015年全路工作会议上称,2015年是铁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为重点,确保完成“十二五”铁路建设发展目标。
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此前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和投资仍将处于高位。现在铁总已经负债累累,地方政府也面临着非常大的财政压力,铁路建设将更多向社会资本放开。”
- 民航局:到2030年全国将建1600个通用机场
- 房企将迎来一轮土地增值税清算高潮
- 中国高铁与20多国家有合作 产值将破4000亿
- 企业发展瓶颈重重 木地板市场前景仍可观
- 社科院:2015年下半年一线楼市望复苏 限购或
- 2018年中国将成全球增长最快平板玻璃市场
- 2015年下半年水泥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 卫浴企业进军电商大势所趋
- 我国墙纸产业逐步走向品质时代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