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深陷困境受制高额成本 三星中国工厂被曝沦为代工厂

2015-3-3 10:54:1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近日,三星宣布,将在2015年冻结其韩国雇员的工资水平。这并不是三星首次在面临经营困境时,选择以“冻结”员工工资方式来过渡。六年前,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三星冻结了部分员工工资,而那之后,三星员工的工资开始上涨。与上次不同的是,三星的雇员在2015年工资不会增加,且此次对工资“冻结”的方式蔓延至其所有在韩员工。

 

  一位接近三星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三星在中国的工厂相当一部分业务是为其它企业代。

  近日,三星宣布,将在2015年冻结其韩国雇员的工资水平。这并不是三星首次在面临经营困境时,选择以“冻结”员工工资方式来过渡。六年前,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三星冻结了部分员工工资,而那之后,三星员工的工资开始上涨。与上次不同的是,三星的雇员在2015年工资不会增加,且此次对工资“冻结”的方式蔓延至其所有在韩员工。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三星出现了三年来首次利润下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之一,三星为高额的经营成本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日渐衰落的窘境中,不得不采取了更为极端手段。

  虽然此次三星冻结的是韩国员工的工资水平,但在所剩无几的三星中国工厂里,工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在三星中国代工厂里,为三星效力的中国员工的工资也出现明显下降。

  深陷困境受制高额成本

  两度采用极端手段


  为阻止利润的下滑,三星不得不采取了极端手段。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将“冻结”所在韩国的员工2015年工资水平,即基本工资全年固定,不再上调加薪。而三星此举正是受累于其连续多个季度以来的净利下滑。

  这是公司自2009年金融危机时隔六年后又一次启动“冻结员工薪资”的方案。而不同的是,上一次三星在采取“冻结”措施后,立刻给员工涨工资,以稳定人心。这次,三星显然力不从心。三星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冻结薪资涉及三星在韩国本土工作的员工,“冻结”工资并不是不发工资,而是基本工资全年里保持固定,相当于减少涨薪激励。

  据了解,早在2014年12月中旬,各旗下公司的高管人员收到了将“冻结”明年年薪的电子邮件,“因为面临经营困境,所以高管人员应该以身作则,首先从自己做起”。而三星启动“冻结”紧急方案,乃是受业绩骤降和外部竞争的“内忧外患”的形势所逼的无奈选择。

  而三星公司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并非偶然。在智能手机时代初期,霸主苹果一家独大,三星与其它手机厂商一样主要靠运营商来销售手机,并没有任何品牌优势和特色可以杀出重围。随着高端大屏新品的问世,豪华子品牌Galaxy的一战成名,三星这个优质电视机的代名词一跃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王者品牌。2012年底,受益于手机业务的高歌猛进,三星的利润猛增76%,移动业务也在一夜之间成了三星内部最赚钱的领域,三星与苹果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13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式迎来两强争霸的时代。彼时,市场上三星大有取代苹果之势的文章漫天飞舞。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短短一年,三星利润骤降。华为、联想的跑马圈地,小米等行业新晋者的快速崛起和苹果大屏手机的问世对失地的全面收复,让三星头上的光环应声坠地。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内在因素便是曾成就三星的移动业务。受累于手机业务的利润下滑,2014年三星集团营收较上年减少约10%,销售收入9年来首次减少。三星电子第四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跌36%,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下滑。至此,作为三星营收主力的手机业务真正告别增长,三星电子移动部门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也从2013年时的70%下降到2014年的58%。

  “三星利润下跌,主因是产品竞争力出现下滑。三星手机在大屏高端市场受到苹果阻击,在中低端市场遭遇中华小酷联等本土品牌的冲击。致使三星公司利润骤降下降更重要的因素是其在成本控制上处于几乎要失控的状态。”产业经济学家梁振鹏认为:“前几年三星手机等产品处于暴利时代,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业绩迅速增长。公司虽然内部运营成本较高,然而受益于产品的高毛利,成本对公司内部运营效率的影响,尚不构成问题。这两年,随着三星产品竞争力下降,高成本成为阻碍公司业绩继续增长的突出性障碍,三星公司的成本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

  记者从三星内部人士处获悉,“三星未来还将继续裁员”。前几年,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曾出现过战略上的失误。当其它厂商都在做高端大屏手机的时候,苹果在这方面却一直是缺失状态,使其失去了很多机会。而去年,iPhone6Plus的发布弥补了苹果这方面的缺陷,三星引以为傲的大屏优势却不复存在。加之在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陆续失利,三星处于只能不断收缩自身战线的无奈境地,而裁员成为缩减开支的最为直接的方式。

  “出售资产、裁员、削减业务范围、不断退出竞争市场,三星陷入了被迫节流的窘况。冻结员工工资是一般外资企业应对困境采取的常见方式,但因其让员工感到危机,不利于人心稳定和人才保护,是企业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较为极端的手法,三星此举说明着其内部面临非常严重的财务问题。”业内人士认为。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陈润表示:“今年,三星电子在华表现仍不容乐观。本土智能手机品牌联合运营商快速抢占中国4G手机市场,对三星带来巨大影响。以苹果为首的高端手机品牌将在智能家居平台上引发新的增长点,而自顾不暇的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竞争力恐依旧处于劣势地位。”

  不管怎么说,2015年三星注定会很艰难。

  在华工厂收缩

  沦为富士康模式的代工厂


  虽然此次三星并非对中国员工的待遇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断缩减的三星中国代工厂内,工人的处境又是另外一番境况。

  伴随着二十多年的变迁,如今三星在华的业务,已今非昔比。

  早在1992年,三星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在华合资企业。此后,为加强在华业务的发展,三星集团中国总部和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历经20余年的发展,如今三星旗下众多企业包括三星电子、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生命、三星证券等18家企业开展了对中国的投资,业务涉及电子、金融、贸易、重工业、毛纺织等诸多领域。三星电子承担了最多的三星在华业务。

  在华业务的快速膨胀,让三星设立的工厂遍布天津、苏州、威海、湖南、上海、深圳、西安等众多地区。1993年后的两年间,三星在天津设立从事CTV、电机、数码相机、贸易等业务的工厂,在苏州建立半导体、家电厂房。此后,威海打印机、宁波重工业也相继成立。1996年到2004年,三星分别设立天津显示器、天津移动电话、深圳移动电话、苏州LCD、苏州笔记本电脑、海南光通信等法人,三星深圳康宁,顺德星浦钢材成立。2005年三星开始涉足金融业,成立火灾上海公司、生命合作公司。此后,三星陆续在威海、西安等地设立大型工厂。另外中国三星电子还设立了多家研究所,以推进产购销的本地化。

  最高峰期,中国三星在华设立的机构超过100个,雇佣员工数量数十万人。

  然而伴随着三星业绩下滑带来的战略收缩和投资中心的转移,近年来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工厂不断关停。

  2012年,由于产业规模小,为节约成本,三星空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苏州等地三星空调工厂全部关停。去年,三星电子旗下的显示面板厂商“三星SDI”公司宣布,关闭等离子面板的生产工厂。近日,更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导体工厂闪存生产线一度全面中断了生产。如今,三星在华工厂屈指可数。

  一位接近三星人士告诉记者:“为节约成本,三星本计划将近一半的手机生产任务放进中国工厂,但随着手机销量的骤然下滑,三星工厂不断缩减,目前三星在中国的工厂相当一部分业务是为其它企业做代工,如今三星中国的代工厂不断接外来订单,演变为类似富士康的代工企业。而员工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

  西安工厂开工率低

  工人工资骤减


  如今,韩国的三星员工薪水不会增长,那么在中国的三星企业优势如何呢?

  为寻求真相,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西南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的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该厂是两年前三星与当地政府一期投资70亿美元兴建的,当地称那一带为高新区三星城。

  也许是春节刚过,工厂略显萧条。记者转了一圈,工人不多,部分厂房机器并未运转,仅有几条生产线上,有工人在忙碌着。

  资料显示,三星西安工厂的法人名称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于2012年9月份开工建设,于2014年5月9日正式竣工,主要生产10纳米级NAND闪存芯片(V-NAND)。一期投资70亿美元,该项目也是当年韩国三星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三星方面表示,一期项目可形成66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收入。当地政府极为看重。根据媒体报道,当时三星配套企业落户50家。更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三星项目已吸引了配套企业74家。

  工厂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然而之后却路途坎坷,从现场情况来看,三星城吸引的入驻企业也不能算多。

  一位当地司机告诉记者:“三星高新区刚落成不久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但才两年时间,公司搬走的搬走,转让的转让。”

  忙碌的工人起初并不给记者说话的机会。记者拉住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停产,但时间都不长。他告诉记者,这里平时管理非常严格,也许是春节刚过,工厂管理人员有所松懈,记者才得以进入。

  据工厂一位工人透露:“目前三星西安工厂接到订单就会开工,还在不断的招聘储备工,今年5月份,工厂将开5、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芯片、手机、为其它品牌智能手表做代工。”过去几年里,由于安全隐患引发的工程事故在三星工厂时有发生,业内针对三星的指控不在少数。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8月份的一次,当时三星电子器兴工厂内的变电设备出现故障,造成6条生产线停工,造成400亿韩元损失。而近期更是有报道直指,最近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发生了工程事故,目前尚未查明原因。

  在记者采访中,工人大多不愿多提此事。他们告诉记者,之前公司为此与他们专门签有保密协议,否则将扣薪。

  一位在工厂工作两年的员工告诉记者,三星工厂的工资在西安当地算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一年来,工厂管理更为严格,工资总被各种理由扣减,现在拿到的工资已大不如前,工资变相缩减。

  记者随后致电三星电子总部,电话几经被转,一位上海三星电子行政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三星电子主要负责销售团队,具体工厂由当地专门团队负责运作。两者职责分开,互相没有关联。”
  
  三星中国员工

  直指待遇不公


  虽然三星官方没有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但三星中国工厂还是有不少问题曝出。

  记者与多位工人攀谈中了解到,三星在与应聘员工的合约中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一位三星西安工厂的员工告诉记者:“在入职前,三星一般会安排应聘者考试和培训,对工人要求较高,上岗的工人要时常加班。”

  据他描述,合同要求新员工培训两个月,服务公司必须满3年,培训六个月的员工,服务必须满4年。而如果员工在服务未满期间离职,必须给予赔偿,具体赔偿金额,合约里并没有规定。

  “合约中,员工赔钱的名目多达十几项,这样的合同将员工处于劣势地位,员工利益的保障并没有充分体现。与三星签订合约,就像签了卖身契。”有员工反映。

  也有员工认为:“其实三星对外员工并未向外界传言的那样苛刻,相对本土薪资水平来说,三星工厂工资待遇算不低,很多人都愿意来,工作满一年就有年假、生育假期。工资待遇高,三星自然对员工要求比较高。”

  一位专门负责三星工厂员工招聘负责人称,三星近年来对工人格外严格也是出于无奈。“之前发现很多应聘者没有诚信,明明不懂操作和相关知识,却谎称自己具备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损害公共财产。所以公司在应聘新员工时,不得不提高警惕,加强赔偿力度。”

  虽然如此,但三星中国工厂员工无休止加班、合同内容不平等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三星在中国代工厂一直未外界病垢,屡屡深陷“血汗工厂”、“劣待中国劳工”、“不人道”等质疑,而三星中国工厂也被美国劳工权益保护组织直指,存在一系列严重的违法侵权问题如强制超时加班、大量违法合同、非人待遇、滥用未成年工等。然而三星方面始终未采取更为彻底、有效的方式去根除顽疾。

  一位工人向记者透露:“平时加班有加班费,节假日加班工资加倍,三星又没有对加班时间有明确限制,工人们每月的加班时间超过法定最长加班时间,是常有的事。”在工厂上工的工人,每天要面临无形的巨大压力。

 

返回产业信息研究网首页>>

责任编辑:S45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中国装修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简析

2014年我国装修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197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在建筑装饰行业(含公共建筑工程装...[详细]

2015年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及格局展

一、全球互联网经济规模预测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该数字短短几年之内就增长到4.2...[详细]

2015年智慧农业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

一、智慧农业概况“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详细]

全球及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与发展状况

一、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3D打印市场高速发展,个人3D打印市场也已开启...[详细]

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国内聚氨酯防水涂料需求分析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普遍存在,建筑防水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建筑趋向高...[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