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剥离电视业务 接盘者或为海信?
2015-3-2 14:23:1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月19日,索尼总裁平井一夫称索尼将对集团产业进行调整,可能退出竞争白热化的电视和智能手机市场,不会“排除退出的可能性”。这是迄今为止索尼对可能出售电视部门并寻找合作伙伴的直接表述。先前,索尼已在集团内剥离了电视业务部门单独运营,还裁减了几千名员工。
尽管索尼电视连连亏损,但在世界范围内依旧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其图像处理技术和庞大的技术专利积累仍称霸世界。那么,索尼一旦退出电视硬件制造转向利润更高的游戏及网络服务、影视及音乐等三大业务,其庞大的电视业务谁来接盘?知情人告诉记者:有资格接盘的可能者会是中国的海信。
全球最权威的Displaysearch最近发布数据,海信电视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达5.9%,排名第4,而海信UHD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2。2014年,海信与三星、LG、索尼四个品牌,共同“瓜分”了全球56.3%的出货额份额和45.7%的出货量份额。在中国,海信更是连续12年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的宝座,也在显示技术上持续领先。有海信国际的员工告诉记者:海信在美国、欧洲、澳洲、南非,电视机销售增长突飞猛进,他们的竞争对手直接列为韩国的三星,海信海外研发、销售甚至是生产队伍中80%已经是外籍员工。而据说三星中国决策者办公室也将海信在中国的市场上的布局以及月度销售数据对阵图悬挂在最险要的位置。
索尼电视的退出是迟早的事,而如果海信能够接盘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历史上媲美联想接盘IBM电脑的大事。
无论如何,今天的中国企业已让国人刮目相看。
除了PC、电视机、音视频业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索尼未来将陷入亏损泥潭中的智能手机业务卖盘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为智能手机对索尼整体业绩的拖累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一直未能有所好转。而索尼CEO平井一夫此前也透露,索尼将不再追求智能手机和电视业务的增长。
观察人士指出,索尼在智能手机领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高端不敌苹果、三星[微博],中低端又不如华为、小米等本土厂商,索尼兵败几乎已成定局。
由此不难看出,这家曾被冠以消费电子巨头头衔的日本企业正与大众消费市场渐行渐远,甚至未来有可能索尼将不再是一家消费电子公司。
在梁振鹏看来,索尼的战略收缩并不能美其名曰“转型”,实际是其自救多年未果之后的无奈之举。一直以来,索尼以大众消费市场(即B2C企业对消费者)见长,B2B(企业对企业)商用产品线优势不明显,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之时,索尼并未抓住时机,像东芝[微博]、夏普等其他日系企业转型为一家B2B公司,消费类电子设备领域难突围,索尼才不得不向商用产品寻求出路。
索尼表示,未来三个财年里将把部件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视及音乐业务作为驱动利润增长的部门,索尼将大力发展此类业务并进行强劲资本投资,欲借此同时达到销售增长及利润提升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索尼的CMOS影像传感器获得众多终端厂商的采购,应用在智能手机等设备中,可谓是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元器件业务虽然保持盈利的正增长,但盈利规模很难与智能手机、电视机等终端产品相提并论。
再说索尼影视及业务,即索尼影业公司SonyPictures,影视行业投入成本大,能否盈利具有较大的风险,能否给索尼带来长期稳定的盈利还是个未知数。
根据索尼预告,在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2014财年里,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销售收入12900亿日元(约合107亿美元)、部件业务销售收入为8900亿日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iPhone在截至2014年12月的这一财季内的营收就超过500亿美元。
由此来看,身处亏损泥潭中的索尼,尽管确立了新的业务发展重点,自救道路依然将会很漫长。
- 松下在华“辉煌不再” 不断关厂江河日下
- 董明珠:与雷军“10亿赌约”已撤销
- 消息称西门子将在全球裁员7000多人
- 松下将退出在华电视机生产 大规模关厂、裁员
- 格力营收增速下滑隐现衰退? 董明珠代言不及成龙
- 松下在华最后一家彩电工厂开始清算 或系主动转移
- 董明珠“特别声明”引热议 格力要求媒体封口
- 2015年国美在线冲刺300亿元交易额 营收欲
- 索尼为扭亏拟关加拿大14家直营店
央行再度降息:大行现不同定价 差异化定价更明显
2015年1月保险业保费收入4005.56亿 同比增
9省份竞夺第三批自贸区 武汉、重庆等机会最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