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政策来袭 发展新能源汽车谨防“项目热”

2014-10-22 9:55:1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政策感召下,各地纷纷兴起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潮,一些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此前并不具备汽车工业基础的省市,很有可能造成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强调,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比传统汽车工业制造难度更高,地方政府投资一定要慎重。

  10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京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38522辆,销售38163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分季度看,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8倍和1.6倍,第二季度产销同比增长2.7倍和2.9倍,第三季度产销量同比增长3.9倍和3.8倍。

  这一组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国家密集出台的新能源政策的全力推动。尤其是今年7月《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后,相关部委从电价、税收、目录管理等方面已快速行动起来。

  不过,春风得意之下也埋藏着隐忧。在政策感召下,各地纷纷兴起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潮,一些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此前并不具备汽车工业基础的省市,很有可能造成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10月13日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这种担忧。董扬强调,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比传统汽车工业制造难度更高,地方政府投资一定要慎重,“不要看到大的项目就上,最后还是由老百姓埋单”。

  沐政策春风新能源汽车市场活了

  从今年年初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密集走访新能源汽车企业,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调研上汽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均透露出中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1月1日起,中央出台了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多地政府也陆续公布了新能源补贴车型目录,此后,示范城市的范围扩至88个。

  7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障碍、相应的解决方案,被全方位呈现在公众面前。此后,按照《意见》指示,相关部委通过具体措施完成了政策落地。

  7月底,发改委发布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电动汽车充电执行居民用电价格。8月初,财政部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宣布从9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8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一批免征车购税车型目录,包括北汽、广汽、江淮、比亚迪、东风等25家车企的113款车型入围该目录。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办法,多从公共领域入手,并通过降低牌照获取成本等方法,带动私人领域的消费。以福建省为例,该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八条措施的通知》,要求今明两年内,全省推广应用1万辆新能源汽车,且全省公交车、出租车等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应全部选用新能源汽车;环卫、物流、机场通勤等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不低于30%。

  政策落地,立竿见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告诉记者,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逾9000辆,产量也在8000辆以上,占到前9个月销量的四分之一。

  市场终端的活力也使得不少生产企业闻风而动,后进入者着实不少,比如广汽和比亚迪合作进入电动客车领域;比如电池制造企业科力远联合吉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比如互联网公司乐视计划联合北汽进入新能源领域。

  这也符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多个场合所说,“要放几条鲶鱼进来,把新能源汽车这池子水搞活”。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7月对《意见》做解读时也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过程中,我们持开放的态度。任何企业只要符合我们的条件,都可以进入。”

  实际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有明确表述,即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通过市场竞争更好地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

  抓大项目地方政府涌向新能源汽车

  国家鼓励有资本支持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本意是通过新进入者,增进市场活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完善,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但这一意图,在不少地方政府“要发展,要政绩”的理念之下,被忽略或曲解。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各地开花,细细看过去,有的地方是有条件和基础,有的地方则直言是为了填补本地汽车产业的空白,号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9月中旬,上海梅亿新能源控股集团投资兴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霍林郭勒市。该项目投资185亿元,一期建设年产20万辆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整车制造厂区),计划于2015年底总装生产线投产;二期建设年产80万~100万辆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几乎同期,云南红河州启动了年产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该项目由青海力维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8.7亿元,分三期建设,总建设期为7年。官方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年产可达10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20多亿元,每年上缴税收2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内蒙古霍林郭勒和云南红河州此前并不具备汽车生产的基础,也非核心零部件的产业聚集区。第二,投资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实力不明,资料显示,上海梅亿新能源控股集团主要从事低速电动车的生产,其6款产品尚未进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而青海力维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则来源不详,在互联网上搜不到该公司的相关信息。

  再看一个例子,8月中旬,四川省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正式启动,绵阳市称,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一个集研发、制造、检验检测、展示体验于一体的中国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实现年生产整车3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感召下,投资热潮的兴起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现在房地产产业向下走,虽然各地逐渐松绑,但土地财政仍前途不明,不少地方想通过上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带动地方GDP增长,解决就业问题。”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志勇指出,“重点是,这些投资不是政府主导的,而是企业自发的,尤其是民营资本自发进入的。”

  董扬则认为,地方政府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有问题的思维定式,比如有人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解为“谁快谁就对”,结果导致盲目的重复建设。

  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的税收制度,各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于生产,谁建工厂谁收税,所以各地不管自身条件就上新能源汽车项目,基础条件好的要做大,没条件的也号称要填补空白。

  细化准入和监管标准以防项目热

  对于防止地方政府大搞新能源汽车,造成重复建设,在国务院2012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就有提及———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但就中国工业报记者的统计来看,仅内蒙古霍林郭勒、云南红河、四川绵阳、湖南郴州、辽宁大连的新能源项目,产能就超过150万辆。而放眼看去,广西、四川、重庆、广州、山东、黑龙江、湖北、上海、河南、山西等地均报出要打造“某某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门是打开的,但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即这个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不是一片空白,做了长期的准备、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开发团队。”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解读《意见》时曾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

  苏波特别提到,这是为了防止一窝蜂进入造成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但遗憾的是,如何明确这些要求和条件,量化进入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实力、产品能力,工信部目前还未出台详细规则。

  董扬认为,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热”,已有的办法都不太灵,应该从后端管起来,比如设定相关的环保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把没有能力、落后的企业筛掉。

  张志勇则强调了两点,一方面,要严格限制政府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给民营资本更多的进入机会;另一方面,国家应该从最终产品上加强监管,“资本的进入是自由的,只要企业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产品”。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也同意这一观点。他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管理的关键是加强终端监管。从产品的角度,加强对节能、环保、质量、安全、服务、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监管,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但要命的是,我们现在没有系统的监管标准。”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1022/5396387.html

热点报告:果汁 果醋、果酒 酒店 广州餐饮 广东旅游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气体检测行业五力模型分析与投资前景展

各种气体检测仪表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相对于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20%以上的市场增长速度...[详细]

减速机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随着国家对机械制造业的重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场馆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开工,减速机市场前景看好...[详细]

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及供需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将有成倍的增长潜力。作为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每年...[详细]

[三胜咨询]智慧城市:政策大力扶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详细]

[三胜咨询]北斗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详细]

[三胜咨询]汽车租赁行业潜力巨大 重

身为中国最大的租车企业,神州租车却当仁不让,势与阿里“抢头条”。神州租车将于9月19日在中国香港上市,与阿里集...[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