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LED知识产权危机化解方式:主动出击 分层布局

2014-9-23 15:39:0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LED产业巨头日本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与我国台湾封装龙头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自1999年起已持续了10余年,诉讼地涉及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大陆等全球主要LED市场。拥有多项基础专利和强大专利实力的日亚首先对亿光及其客户宣战,专利战初期双方多以和解告终。2011年,日亚在对亿光的专利诉讼中首尝败绩,此后,亿光开始在全球范围对日亚的专利展开无效行动。双方的专利纠纷在起诉对方侵权和反诉对方专利无效中循环往复,直至今日尚未落幕。研究分析日亚和亿光之间的专利纠纷、应对策略、双方专利实力对比等,得到将起诉侵权、无效专利、媒体宣传相结合,重视开放创新和按技术领域、目标地分层次布局专利等启示,为我国LED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2013年11月6日,日本LED巨头日亚与我国台湾LED封装龙头亿光分别针对YAG专利争议发出“针锋相对”的新闻稿,双方的专利战被选为2013年度LED照明十大新闻之一,再度引起LED业界对专利诉讼的关注。由于同我国台湾厂商在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上的相近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研究我国台湾厂商与LED巨头之间的专利纠纷,对我国大陆LED企业应对知识产权问题大有裨益。

  亿光逐步“反守为攻”

  专利US6653215涉及LED金属化制程技术,亿光积极应诉,逐步“反守为攻”。

  日亚和亿光之间的专利纠纷最早可溯及1999年,一直缠讼至今。纠纷地点也从日本、我国台湾扩至美国、德国、我国大陆等地。日亚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成功并生产蓝光和白光LED的公司,营业收入位列全球LED厂商之首。亿光是台湾LED封装龙头,营业收入位列全球LED厂商第九位,可以说是日亚的竞争对手之一。日亚在荧光粉、芯片激发荧光粉、蓝宝石衬底等重要技术上拥有基础专利和领先优势,频频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利器为竞争对手设置壁垒屏障。虽然在2002年前后与Cree、丰田合成的专利诉讼接连失利,日亚转变了“独霸”白光LED领域的专利策略,与其他LED巨头签订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但日亚对待LED产业后进者(如我国台湾企业),态度依然强硬,用亿光起诉书中的话来说,即“日亚对亿光及其客户的专利诉讼是系统性的,并且是咄咄逼人的”。双方的交锋已从法院、海关、专利局延伸到各自的官网。

  初期,专利纠纷均为日亚挑起,在日本、我国台湾的法院对亿光或其客户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大多在亿光客户作出“尊重日亚的知识产权、不再使用亿光产品”的承诺后达成和解。双方专利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2011年11月,台湾“最高法院”判决日亚起诉亿光专利侵权案件(涉诉专利为TW089036),亿光胜诉,驳回日亚的上诉。这是我国台湾LED厂商与国际大厂之间多次专利交锋中的首次胜利。该案件始于2006年,亿光曾三度遭到挫败,被判赔偿日亚新台币8000万元,然而经过亿光持续上诉,2010年台湾“智慧财产法院”认定日亚的专利无效,之后日亚也展开了上诉,将案件上诉至“最高行政法院”,最终判决结果为亿光胜诉。

  虽然8000万元的损害赔偿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对亿光来说并不是完全无法承受的(亿光2007年的营业收入为98.67亿元,税后纯益达22.1亿元),不过亿光仍然选择积极应诉,在初期遭遇失利后仍不断坚持上诉,直到获得终局胜利为止。这可能因为一旦被判专利侵权,则意味着不能再生产、销售该技术领域的产品,相当于这一领域的市场被完全阻断,并且会使下游客户对侵权公司失去信心,这两方面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赢得胜诉之后亿光乘胜反击,于2011年12月1日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日亚散布不实侵权指控、进行不公平竞争行为,请求损害赔偿。从此,亿光开始展开对日亚的全力反击,陆续在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大陆对日亚提起专利无效诉讼,更于2012年4月19日与Emcore向美国密歇根州地方法院对日亚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请求法院禁止日亚在美国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涉嫌侵权产品,并请求损害赔偿,系争专利US6653215涉及LED金属化制程技术,专利权人为Emcore,亿光为该专利在美国的排他被许可人。至此,亿光在与日亚的专利战争中逐步实现了“反守为攻”。

  专利“无效”战果

  亿光请求宣告无效专利,如果该起诉被判属实,诉讼结果将对整个LED业界产生深远影响。

  截至2014年1月,亿光已在我国台湾、日本、美国、欧洲、我国大陆对日亚的20余件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其中2011年1月,我国台湾专利TW089036被判定无效;2012年5月8日,日本专利JP3503139的权利要求1被判定无效;2013年8月22日,日本专利JP2780691被判定全部无效;2013年10月,我国专利CN97196762.8和CN03159595.2在限缩范围后被判定有效。其中专利CN97196762.8将原权利要求9的附加技术特征并入权利要求1,将原权利要求22的附加技术特征并入权利要求14;删除原权利要求1、14中的元素La、Sm以及In;删除原从属权利要求3、4、9、16、17、22;将原权利要求6、20中的元素Sm的含量r限定为r=0;删除原权利要求7、20中的元素La。专利CN03159595.2删除权利要求原1、15中的元素Lu、Sc、La、Gd、Sm以及In,保留了Y和Gd;删除原从属权利要求3、4、9、13、17、18、23;将原权利要求6、20中元素Sm的含量r限定为r=0;删除原权利要求7、21中的元素La。

  在已披露的亿光请求宣告无效专利中,CN97196762.8、CN03159595.2、JP3503139、US5998925、US7531960和EP936682为INPADOC同族专利,其中US5998925是涉及用于制造白光LED的铈激活石榴石类型荧光粉组成成分的基础专利。2012年4月19日,亿光针对US5998925提起诉讼,指责日亚利用虚构的实验结果,企图故意误导美国专利商标局。鉴于US5998925专利的基础性,可以推断该专利可能已包含在日亚和诸多竞争对手签订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中。如果亿光的起诉被判属实,则US5998925专利将被裁定全部无效和不可执行,该诉讼结果将对整个LED业界产生深远影响。

  将“战火”从法院、海关一直燃烧到专利局、官网新闻的日亚和亿光,双方的专利实力对比如何呢?

  从专利布局来看,截止到2014年1月17日,采用LexisNexisTotalPatent全球专利数据库检索,日亚共申请专利7494件,亿光共申请专利2234件。亿光申请专利比日亚晚了17年,但申请趋势相似,申请量均在经过拐点后迅速增长;2004~2011年,日亚专利申请量进入平台期,此时亿光专利申请量正进入快速增长期,2011年的申请量甚至超过了日亚。总体来看,日亚经过多年的专利储备,专利数量多于亿光,不过从近年的申请趋势看,亿光专利申请量增幅明显,二者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亿光在封装、驱动领域与日亚的差距最小,可能和亿光处于LED产业链下游有关。日亚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于亿光,而亿光在我国台湾和大陆处于领先。亿光的销售区域主要为亚洲市场,看来亿光需进一步加强其在日本的专利申请。

  从专利授权来分析,除了自身积极进行专利布局外,从外部获得专利授权也是增强专利实力的重要途径。日亚和Cree、欧司朗、飞利浦、丰田合成等LED巨头已先后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联合对外的“专利联盟”。亿光分别于2003年和2009年获得了欧司朗的白光LED专利授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亿光在上、中游专利布局上的劣势。此外,亿光积极引入“外援”,获得了Emcore的排他许可,并据此对日亚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扭转了亿光一直“被动应战”的局面,可以说是从外部获取知识产权并效益最大化的成功范例。

  核心观点

  提前应对新一轮专利战

  通过研究日亚和亿光之间的专利战争,我们得出3点启示。

  第一,起诉侵权、无效专利、媒体宣传相结合,起诉竞争对手及其客户相结合。

  日亚和亿光10余年间的专利纠纷均在一方起诉对方侵权,被告再反诉原告专利无效中循环往复。例如在围绕日亚起诉亿光侵犯其TW089036的专利诉讼中,亿光接连败诉3次,仍坚持上诉,最终该件专利被判无效。虽然日亚曾开发出世界第一颗蓝光LED,拥有多项基础专利,但日亚专利的稳定性是不是均不可置疑?亿光近两年发起的专利无效行动可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不过,请求宣告专利无效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无效宣告程序冗长复杂,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要求企业具备相当的实力。日亚和亿光在专利纠纷中还开辟了媒体宣传这一新战场,双方在各自的官网针对诉讼的发起、经过及最终判决即时发布不同立场的新闻稿。针对同一诉讼,双方甚至会同时发布认为自身赢得了诉讼的宣传文章。专利诉讼的目的之一即为威慑竞争对手客户的信心,把握舆论导向,重视对专利纠纷过程的媒体宣传策略值得参考借鉴。此外,日亚有时并不直接起诉亿光侵权,而是通过起诉亿光下游客户的策略达到抢夺市场的目的。

  第二,争取基础专利授权,通过开放创新掌握专利竞争主动权。

  在亿光对日亚提起的20余件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中,YAG基础专利JP2927279、电极专利JP2778349和退火专利JP2540791等多件专利均被日本专利局确认有效,看来对于产业后进者,不可避免地需要争取一些基础专利的授权。目前LED巨头中欧司朗、Cree、飞利浦等对于收取权利金较为积极。作为下游封装厂的亿光通过与欧司朗签订专利授权协议,以支付权利金的方式取得了白光LED制造技术专利的使用权。此外,亿光将从Emcore获得排他许可的专利US6653215作为攻击日亚的“炮弹”。可见,争取专利授权不仅可以规避专利侵权风险,还可以作为攻击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

  第三,重视专利积累,按技术领域、目标地分层次布局。

  一方面,日亚凭借其拥有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生长、蓝光LED、白光LED、荧光粉等领域的多项基础专利及在产业链逐步建立起的强大专利组合,多次发动专利侵权诉讼,专利积累成为日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亿光在专利布局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申请量增幅明显,在封装、驱动等领域与日亚的差距正在缩小。在亿光与欧司朗2009年3月签订的延长专利授权许可协议中,双方已从欧司朗单向授权转变为交叉授权,欧司朗也可使用亿光的封装专利,可以推断亿光缴纳的权利金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可见积极申请专利,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将来还可以作为与竞争对手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筹码,从该角度看专利积累可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收益。此外,日亚和亿光的专利战波及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大陆,双方在上述主要LED市场均选择性地进行了专利布局。

  目前LED平均售价急剧下降已经侵蚀了大多数制造商此前享有的利润。以日亚为代表的全球LED第一阵营厂商出于商业目的,纷纷采用专利诉讼手段阻碍竞争对手跨入白光LED市场。可以预见,一旦固态照明市场开始起飞,拥有基础专利的这些LED大厂为保护自己的利润空间,必将发动新一轮的“专利战争”。我国企业应未雨绸缪,提前作好应对准备。

责任编辑:669标签: LED LED产业研究 LED行业分析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923/3669855.html

热点报告:警用装备 水电设备 水处理设备 数字告示 数字电视(DTV)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三胜咨询]智慧城市:政策大力扶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详细]

[三胜咨询]北斗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详细]

[三胜咨询]汽车租赁行业潜力巨大 重

身为中国最大的租车企业,神州租车却当仁不让,势与阿里“抢头条”。神州租车将于9月19日在中国香港上市,与阿里集...[详细]

[三胜咨询]地铁广告特点与投放趋势分

近几年来,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迅猛,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二...[详细]

[三胜咨询]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发展

自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正式实行产品信息网上备案。备案的产品信息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务网站统一公布...[详细]

运动品牌仍处阵痛期 或可向快时尚看齐

2012年至今,中国服装业大多数企业发展停滞,处于微增或微降的处境。以晋江运动服装为例,除安踏、特步重振中,其...[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 募投可研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投资价值报告 成功案例展示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的用途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编撰要点 服务的主要模块 商业计划书收费标准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