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连续走低 苯胺市场将再次探底
2014-9-23 9:44:2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业内人士预计,在宏观面仍处弱势的背景下,该下行之势将延续至第四季度。第四季度很可能出现探底整理,经整理后如能确认底部,而后有望形成反弹上行行情。
――原料纯苯行情连续下滑据了解,自7月下旬开始国内纯苯(石油苯)价格经历了4次下调,从9600元跌至目前的8800元,跌幅8.3%。同时加氢精制苯行情也在走低,截至9月13日,华中、华东等地区已跌至8000元成交,与实际报盘价相差500元左右。按照与石油苯的合理差价(300元)推算,石油苯仍有300~500元的跌价空间。另外,近期亚洲纯苯价格下滑开始加快,如9月13日韩国FOB现货1199美元,几乎与国内无差价。这一行情大有跌速赶超国内之势,创下了今年以来与国内的最低差价,且国内连续5个月保持低进口量。受此影响,业内人士对国内纯苯系列后续仍存有较大下跌预期,将成为拖累苯胺后市的一大主要利空因素。
――库存压力迫使生产企业低价走货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区市场了解到,苯胺开工率要远高于南方地区,而在市场价格连续走低的背景下,库存量不断升高。迫于库存压力,苯胺价格大幅走低,与南方地区差价也出现明显加大趋势。据了解,北方地区大部分企业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加氢精制苯为原料,而南方地区企业大部分采用石油苯做原料。由于成本较高,南方地区被迫下调价格或降低开工率,以尽量减少亏损,如南化公司、泰兴新浦开工率只保持在38%左右。北方地区则能保持在66%左右,北方地区供应过剩明显。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这种区域间差价拉大现象一旦持续,是国内整个大盘继续走低的先兆。
――下游需求萎缩可能延续就目前国内需求结构而言,苯胺主要下游就是聚合MDI和橡塑助剂。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的MDI厂家多已配套苯胺装置,且10月份万华化学36万吨配套苯胺装置开车,不仅不再外采苯胺,反而除自用后将有部分外销。橡塑助剂行业旺季不旺,由上半年的春季提前步入寒冬,其他如染料、医药、农药等行业对苯胺用量也没有明显回升。受此影响,本来预计消费旺季需求增长的趋势变成了萎缩状态,这也是第三季度行情出现下行的另一主要原因。市场人士多表示,这种趋势或将延续至10月份,10月份的探底整理是否到位,将是第四季度能否好转的重要关口。
――宏观经济暂无利好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生产和需求增速均有所放缓。另外,楼市进入调整期,房地产市场未现起色,国内经济仍将继续承压,对大宗化工品市场均形成消极影响。同时国际大宗化工原料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将进一步考验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
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近3年历史走势曲线显示,第四季度市场价格均是上升趋势,同时也是下游需求稳步增长的时期。因此,此轮下跌行情空间已经有限。
另外,据一位从事多年苯胺贸易的业内专家反映,根据目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旦生产企业全面进入亏损区,下游存有自配套装置的企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其成本仍然要高于有上游配套的苯胺专业生产企业。他们就会像往年一样暂停装置开始外购,届时不排除10月份后底部反弹的可能性。
- 煤化工专项产业规划将出台 准入门槛提高
- 煤化工投资热背后隐藏的环保风险不容忽视
- 六氟磷酸锂供求明年有望平衡
- 煤化工遭遇“水碳危机” 获批路条项目多数或将夭
- 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倒逼涂料企业治污
- 我国煤化工多数项目或将夭折
- 石墨烯或重蹈稀土低出高进覆辙
- 未来原油市场偏紧风险上升
- 我国石化下游制品产量或回落
汇金增持中证500ETF 机构:A股已无真正空
国产轿车市场份额连续一年下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