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车北车回应整合口风渐松 铁总担忧垄断极力反对
2014-9-5 9:15:5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耐人寻味的是,除了双双否认并未上报有关合并方案给国资委之外,双方一改此前对合并传闻坚决否认的态度,统一公告称:“央企重组整合相关事宜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未接到有关文件。”
从之前的“根本不可能”到现在的“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南北车对于整合已经口风渐松。“这说明合并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多位业内人士这样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了解,中国铁建近日也正在低调对旗下最主要的负责海外业务的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土集团)进行重组,与南北车被传重组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高铁出海。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国家高铁出海大战略下,以国家意志为主导针对相关企业的相关业务进行全方位重新组合。
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2日也曾从一位铁路消息人士处获悉,为了应对高铁和其他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避免在国际上恶性竞争,国资委正在推进中国南、北车的相关整合。
财新网9月3日报道称,从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国资委以及中国南北车内部多位消息人士处证实,国资委正在力推中国南、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以促进中国的高铁技术出口。并称合并一事正在国资委改革局内部讨论,方案还在制定之中,南北车也已经上报合并方案。
对此,南北车昨晚澄清公告并未直接否认,而是针对媒体报道发出两点同样的声明称:“1、经征询本公司控股股东,央企重组整合相关事宜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未接到有关文件。2、本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未上报有关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的方案给国资委。”
这并不是南北车第一次针对合并传闻作出澄清。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0年底以及2011年,南北车也曾公开否认合并,但当时双方态度都极为激烈,用词多是类似“完全没听说此事”、或者“根本不可能”。而昨晚这则公告,将重组整合事宜的决定权交给“上级有关部门”,也正是这种措辞的转变,给了外界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位曾经亲历过南北车分拆的资深轨道交通人士对记者表示,只要是国家意志力推,无论当年分拆、还是现在重新整合,都不会是什么难事。当初从决定拆分南北车到完成拆分,用了仅仅几个月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有些仓促,“如果合并,时间也可以很快。”
整合方案大猜想
就南北车的整合方案,在业内也引发诸多猜测。尽管否认已上报合并方案,但据财新网此前报道,有消息透露,南车的方案是希望北车退市,南车通过增发的方式吸收合并北车,北车资产并入南车;而北车希望的方案是,南北车成立一个由国资委管理的新集团,下辖两个上市公司。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可以重点将南北车的海外业务整合,以重点避免海外恶性竞争,提高出海竞争力。
对此,上述资深轨道交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方案更像是南北车为了抵触合并而故意给上面抛出的难题。他认为更好的方案可以是,将南北车集团的业务统一分成两大块:“轨道交通研发制造”和“其他”。“其他”是指包括民用柴油机、大型齿轮箱以及南北车近年各自投资的新兴产业、投资银行等。而需要整合的只是“轨道交通研发制造”业务,由国资委主导将这部分业务组合成立新的集团公司。
外界担心合并以后可能产生垄断,而这也是南北车目前的最大客户中铁总极力反对的主要原因。上述资深轨道交通人士表示,南北车各自下辖的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公司,无论在目前两家分家的情况下,还是未来重组为一个集团,都仍然可以是独立的公司法人,仍然可以像现在一样,在中铁总发布招投标信息时候,处于相互竞标的竞争关系,不会发生垄断。此外,还有相关军工、民用轨道制造企业,都一起参与竞争。
- 三星等企业操控价格遭欧盟罚款1.38亿欧元
- “南北车”旗下四家上市公司集体澄清:整合未定调
- 廉价航空捷星香港牌照难产
- 21世纪网主编等8人涉新闻敲诈被捕 多企业卷入
- 怡宝纯净水被检出菌落超标1400多倍
- 招行管理层或将再度迎来调整
- 中国铁建突然重组中土集团 中铁总接手中土集团?
- 麦当劳供应链大洗牌 福喜前景堪忧
- 中石油受邀入股俄罗斯大油田 内部人士:风险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