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IPO咨询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钢企切莫透支船舶业复苏带来的利好

2014-9-4 11:50:0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今年前几个月,船市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中国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受造船业复苏带动,上半年,我国造船板产量达到637.35万吨,同比增长43.76%。这说明我国有实力、有能力的钢铁企业适应市场,满足高端需求,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的进展已经取得新的成果。

  但从长远看,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上涨趋势受阻,市场前景依旧不容乐观,中国船舶工业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加之当前船板产量增长过快,现货市场供大于求,船板价格仍然深陷不断下滑的境地,这给相关钢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情况下,钢企切莫透支船舶行业复苏所带来的利好,应继续加强船用钢材品种结构的调整优化。

  我国船舶工业整体运行良好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7月份,中国船企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同比继续增长。

  1月~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量为20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5%;承接新船订单量为457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5%;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5345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6.4%,比2013年底增加17.1%。

  业内人士认为,前7个月我国造船完工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2011年、2012年的新船成交量较小,航运市场低迷,船东接船意愿不强。

  从出口来看,1月~7月份,我国完工出口船18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9%;承接出口船订单42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7%;7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450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5.9%。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7.7%、93.6%、94.5%。

  1月~7月份,我国54家被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170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7%;承接出口船订单40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4%;7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4072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8.5%。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6.9%、92%、94%。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初以来,我国造船骨干企业和研究单位继续强化市场需求引导,加强绿色环保主流船舶和高技术船舶的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的突破,获得了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散货船及液化乙烯气体(LEG)船、不锈钢化学品船、科学考察船等一批高技术船舶订单。

  前7个月,我国船舶行业87家被重点监测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104亿元,同比增长3.8%;船舶配套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15.3%;船舶修理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26.5%。与此同时,船舶行业87家被重点监测的企业完成出口产值96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船舶制造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3.2%;船舶配套产值26亿元,同比下降10.5%;船舶修理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9.7%。

  但前7个月,我国船舶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比下降。1月~7月份,87家被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10.6%;利润总额受到个别企业大幅亏损的影响,为40.7亿元,同比下降8.5%。

  船舶业过剩困局未根本性改变

  在船舶行业,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转型难依然是不少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全球航运市场依然低迷,船东接船积极性不高;新船价格处于低位,首期预付款比例不高;不少企业融资保函困难,影响交船进度,丢失新接订单;船厂船台、船坞等大型专用设施难以转型,兼并重组相关政策尚未落实等问题,造成船舶交付延期,完工量下降;造船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盈利困难;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繁重。

  船舶业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全球运力达到16.9亿载重吨,近几年海运量约为95亿吨,运力过剩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克拉克松综合运价指数依然处于1万美元/天~1.5万美元/天的弱势区,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不足900点,船东新建船舶动力不足。分析认为,未来2年~3年,船舶市场需求约为1亿载重吨,而受船市兴旺时期影响,全球造船产能已达到2亿载重吨。近几年,在船市低迷、船厂接单困难的背景下,部分产能退出市场,但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这种格局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根本改变。

  船企经营困难局面没有得到更好改变。2013年至今,全球新船订单增加不少,我国不少骨干船企船台(坞)计划已排至2016年。但分析认为,由于船价普遍较低,预付款条件苛刻,船舶技术要求提高,交船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必须客观分析订单,防止盲目乐观,要认识到船舶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造船企业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本增效,加强风险管控,努力克服困难。

  当前船板价格处于低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造船企业的成本压力,但船板采购价格也不是越低越好,钢价下行在降低了船企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铁矿石进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需求和造船市场。

  船舶工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船舶工业自2010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但整体上看,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效率不高、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优强企业亟待培育、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下半年船舶市场将明显回落

  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温和向好,但新增动力有减弱的迹象。目前,美国正在逐步消减量化宽松,并考虑退出这一政策;欧元区投资支出不足,并面临通货紧缩风险;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难以消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两度下调增长预期至3.5%;地缘政治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不稳定因素;中国经济也进入中速发展阶段。以上这些因素均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BDI处于低位。随着一年来新船订单的陆续释放,下半年船舶市场将明显回落,全球新船成交量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

  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全球新船成交量为3000万~4000万载重吨,全年成交量在1亿载重吨左右;造船完工量继续下滑,全年完工量在9500万载重吨左右;手持订单量有望保持在2013年年底的水平。

  预计全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40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将超过6000万载重吨,年底手持订单量预计保持在1.6亿载重吨左右。

  造船业节能环保要求高

  近年来,我国在高技术船舶关键技术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一批节能环保新船型相继推向市场,对船用钢材的品种和规格要求也带来大的提升。

  一是高强度钢的需求占比继续提高。在强度要求方面,随着船舶大型化和安全、涂装规范的变化,普通A级板用量逐渐减少,高强板用量增加成为趋势。目前国内高强板(AH32-AH36、DH32-DH36)在散货船上的使用比例为60%左右,在集装箱船上的使用比例为45%左右,在油船上的使用比例约为30%。目前我国大型钢厂基本上都能够生产高强度船板,但12毫米以下高强度船板还有部分依赖进口。

  二是特殊性能的钢材需求大幅度增加。随着我国建造高技术船舶的能力不断增强,对特殊性能的钢材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如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船采用的低温压力容器板,不仅要满足高强度船板的要求,还要满足-163℃的耐低温压力容器性能要求。新型集装箱船等船型所用船板几乎涵盖所有级别,品种达到1200多个,并向F级、Z级钢船板和型材发展。

  三是船用不锈钢的使用量将增多。LNG船、LPG(液化石油气)船的建造将大量使用不锈钢和镍基耐蚀合金等材料(目前靠从德国进口),不锈钢主要用于液货舱穹顶结构,镍基耐蚀合金因其极低的膨胀系数主要用于液舱维护系统和LPG罐体用钢。同时,LNG船、化学品船的内胆大量使用205双相不锈钢,重量占到整船重量的10%左右。

  四是在船用型材方面,对大规格的球扁钢、大型不等边不等厚角钢的需求也将加大,对无缝管的壁厚均匀性和圆度准确性的要求都将提高。

  钢铁业调整产品结构任重道远

  造船业复苏带来的市场和需求的利好,有力带动了我国船板生产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6月份,我国船板产量为637.3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4万吨,同比增长43.76%。其中,高强度船板产量为323.3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6.4万吨,同比增长56.24%;用于造船的特厚板产量为15.54万吨,同比增加了3.71万吨,增长31.36%。上半年,我国被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实现船板产量575.45万吨(不含特厚板),接近2013年前3个季度产量的总和。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9家钢企累计产量超过30万吨,同时有8家钢企高强度船板累计产量超过20万吨。

  上半年,造船业和钢铁业调整产品结构步伐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信息显示,造船骨干企业加强对绿色环保主流船舶和高技术船舶的开发,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散货船及液化乙烯气体(LEG)船、不锈钢化学品船、科学考察船等一批高技术船舶订单处于稳定、上升势头。与此同时,钢铁企业高强度船板生产快速增长。高强度船板占到了船板总产量的50.74%。如在宝钢集团生产的37.48万吨船板中,有24.37万吨是高强度船板;新余钢铁高强度船板产量同比增长了171.94%;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高强度船板同比增长了112.34%。这说明,有实力、有能力的钢铁企业适应市场,满足高端需求,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的进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数据显示,今年前几个月,我国锚绞机、增压器、螺旋桨、低速机曲轴等产品产量和接单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国产海洋工程装备大型拖缆机、锚绞机、平台提升装置、平台电站、系泊链等配套设备实现替代进口,自升式平台配套设备本土化率有望达到50%甚至更高。这也为提高造船业高端钢材国产化指明了方向。

  但是,业内人士提醒,较快增长的造船业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将影响到相关造船用钢的需求。上半年,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81艘(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钻井船3艘、生产平台3座、海工辅助船59艘,合同金额79亿美元,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但是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在近两年进入调整期,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成交量下滑趋势明显,对以承建自升式平台为主的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不利。当前,海洋工程装备所需要的部分产品仍要进口,如齿条板、半月板、超薄板、超厚板、EQ70板等。我国一些钢企虽然已经具备了高品质船用钢材的生产能力,但工艺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责任编辑:SS0145标签: 钢铁产业研究 钢铁行业分析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904/4145624.html

热点推荐:纺织 芳纶纤维 阀门 发电设备 发电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三胜咨询]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发展

自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正式实行产品信息网上备案。备案的产品信息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务网站统一公布...[详细]

运动品牌仍处阵痛期 或可向快时尚看齐

2012年至今,中国服装业大多数企业发展停滞,处于微增或微降的处境。以晋江运动服装为例,除安踏、特步重振中,其...[详细]

垃圾发电获重点推广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垃圾发电是指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离出的可燃物质送入焚烧炉处理,利用焚烧后产生的大量热能进行发电,并且通过焚...[详细]

森林旅游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探索开发新

森林旅游是野外游憩方式的一种,它与城市、海洋、田园等旅游环境相比较,是在特定的森林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度...[详细]

昆山工厂爆炸为粉尘引起 除尘设备行业

8月2日早晨7时35分许,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疑似因粉尘爆炸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详细]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地震预警系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 募投可研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投资价值报告 成功案例展示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的用途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编撰要点 服务的主要模块 商业计划书收费标准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400-096-0053 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8749841 IPO咨询专线:0755-25151558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