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博:冰桶挑战给中国慈善什么启示?
2014-8-27 17:16: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这个世界创意无所不在,处处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俗套。
借助社交网络的疯传,一桶结合了游戏和慈善的冰水正在“浸透”美国,涉及欧洲,漫到中国。
“冰桶挑战”是怎么火起来的?
7月4日,新西兰一个癌症协会发起了“冰桶挑战”的活动,通过自己向头上“淋冰水”,显示对身患癌症的病人及其家属的关怀和支持。7月15日,美国职业高尔夫运动员ChrisKennedy决定接受挑战,并且指定他的表姐接力此活动,因为他表姐的丈夫得“渐冻人病”已有11年。之后,要么给自己头上淋一桶冰水并传递,要么向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款成为游戏规则。短短两周内,游戏从美国波及欧洲,美国政界、科技、体育界大佬们纷纷加入其中。
冰桶挑战的玩法本来是,受邀参加挑战的人如果自浇冰水并上传视频,则可以点名其他三名好人继续接力,可以不捐款;如果不愿自浇冰水,则需要向ALS协会捐献100美元用于疾病防治。但这些富翁们不仅纷纷接受挑战,而且解囊相助。这一创意的背后是对人性的微妙体察。人都有自我认同,尤其是成功的人,自我认同产生了较量心,就像两人下棋都想占个上风。挑战激发了朋友间的较量心,而这一较量又以慈善为目的,这让被挑战者根本无法拒绝。冰桶挑战迅速风靡。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跟桑德伯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全都不惜湿身出镜。C罗、科比、詹姆斯、博尔特等体坛大腕也疯玩冰桶挑战,有人面不改色,有人哇哇大叫,还有人落荒而逃。不仅科技巨头,美国其他名流也纷纷加入,连86岁的小肯尼迪遗孀埃索肯尼迪和男歌手贾斯汀也不甘寂寞。最有意思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公开宣布选择捐款,不倒冰桶水到头上,而招致批评,被认为是个没心肝的恶人。网民觉得,奥巴马太严肃不好玩,大家玩的如此认真如此开心,他却不参与游戏最好玩的部分,扫了大家的兴。
中国的富豪、名流,甚至民间公益人当然也不会隔岸观“冰”。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率先完成冰桶挑战,并自称中国互联网第一位完成此挑战的人,同时他点名奇虎360CEO周鸿祎、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刘江峰参与该挑战。小米董事长雷军也接受DST老板Yuri对他的挑战,完成了整个冰桶挑战,同时挑战天王刘德华、富士康郭台铭和百度李彦宏,并已向美国ALS协会捐款100美元,同时向中国的“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ALS项目捐款1万元***。NBA中国首席执行官舒德伟在接受挑战之后,点名前NBA球星姚明,随后姚明表示接受挑战,将于8月23日在姚明学校学生面前完成。另外,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也完成了冰桶挑战,并给罕见病公益组织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捐款。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冰桶挑战貌似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慈善运动,而且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啊!
“冰桶挑战”为何这么火?
各界大佬们用挑战朋友、自我献丑和轻松游戏的方式,完成了一个通常是用诉苦、悲情、催泪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玩法将慈善又提高了一个境界。因为,他们并不在乎那点钱,而在乎以什么方式给钱。在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人们更乐意捐钱。
从慈善行动的角度看,“冰桶挑战”带来的病毒式复制效应极其惊人,参与者数以百万计。而从七月底到八月中旬,ALS协会和全美的分会,已经收到近1000万美元的捐款,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近7倍。
“冰桶挑战”为何能迅速扩散?网络数据地图表明,每一条线路代表至少10个挑战者和被挑战者的连接,由于早先的发起者要求接力者在24小时内完成把冰水浇到自己头上的行为,因此网络的传播效率进一步得到了保证,而更重要的推动力或许在于科技界大佬们的参与。在美国社会的价值体系中,这些大佬的示范效应与体育明星们等量齐观。奥巴马等政界明星的收敛,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对美国各个层面参与者的带动。
或许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首先,在税收制度的规制下,业已成型的慈善文化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日常选择,无须以多么崇高的名义加以推动。这让慈善与游戏也很好地衔接在一起。
其次,“冰桶挑战”强调了参与者的自主选择权。你可以把这个传递活动当作游戏,也可以当作慈善,还可以既做了游戏又做了慈善。鼓励但不强制,正是慈善活动应该强调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即使只是向自己身上浇冰水而不捐款,ALS病作为焦点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再次,“冰桶挑战”也暗合了对慈善活动的应有解释。慈善不能全然以利他视之,做慈善也可以是利己的。至少你可通过给自己头上浇冰水,获得了通常想不到的快乐,而参与如此引人注目的行为,还足以告诉他人你对慈善的爱心。
“冰桶挑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么多人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情,这绝对不是偶然。更有意思的是,事件将推动社会进步。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有紧密联系的世界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忽视我们将要面对的问题。最妙的是,现如今人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我们所面临问题的根本不单单是用慈善就能够解决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伙伴关系,抓住机遇,推动社会进步。
维珍(Virgin)品牌的创始人,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嬉皮士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在他的《当行善统治商业》一书中说道:“我们不应做只会扔支票的慈善家,而是要如经营企业一般来做慈善,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换句话说,我始终相信,即便是最困难的人,或者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他们最不想要的是施舍。他们渴望自力更生。”“我所找到的方法就是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这种全新的模式可以理解为:企业家可以调动整个企业可以利用的一切来推动社会进步。这样才能够将问题连根拔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也就是说,如果商人能够一直坚持为社会和环境负责的经营模式,那么世界必然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公正。公正将会取胜。有困难的人可以摆脱困难的状况,而商业集团将会照常运营并紧密联合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生活,而不是完全依靠慈善救济。最重要的是,这一切将有助于推动商业的发展。最终,这也将成为未来企业生存所依靠的唯一法宝。”
布兰森表示,“我们给这种新兴商业经营模式起了很多名字,从资本主义2.0到慈善资本主义。但是,没有一个名字可以涵盖其主旨,没有一个名字能够揭示其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没有一个名字能够向全世界的人展示其所蕴含的潜力。”
“现在,我们决定将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命名为“资本主义24902”。“这个名字揭示了新兴商业模式的内涵:全世界的企业家都有责任关爱其他人和地球。因为我们身处在地球村,24902英里——我们共同的家。”
“这将是慈善事业和小企业的结合,让商业规则见鬼去吧!改变就在此时发生。”
- 不执着:46亿地王沦为废品站
- 盛博:神秘通道业务背后曝千亿利益链
- 不执着:一万的个税起征点行不行?
- 郭施亮:弃房炒股,精明还是愚蠢?
- 郭施亮:中国股市为何沦为投机天堂?
- 赵晓:一线城市是否也救市?
- 疑似华裔美军晒吸毒照挑衅中国警方禁毒
- 徽湖:北京推出地王背后的真实意图
- 郭施亮:余额宝的末日到了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