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业链上游加码中国市场
2014-8-22 10:00:5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近日,为苹果iPhone5S等众多明星级移动设备供应玻璃屏幕的美国康宁公司在京举行大猩猩玻璃媒体见面会,并现场展示了第三代大猩猩玻璃。这成为大猩猩玻璃的中国媒体首秀。
据了解,第三代大猩猩玻璃由高品质材料制成,从而成为具有纯净表面品质的薄板玻璃。该产品采用离子交换程序,能够提高玻璃的强度,使其抵抗表面操作能力更强,即使发生损伤,不仅划痕的可见度更低,而且玻璃的保留强度会更高,所以在受到压力时不易破碎,抗损伤能力是旧版本的3倍。
康宁大猩猩玻璃全球业务暨技术总监李睿硕表示,“中国是康宁重视的市场”。目前,康宁大中华区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每年投入的资本规模不断增加。
自2007年康宁首款大猩猩玻璃发布以来,大猩猩玻璃正式进军移动电话市场。发展七年间,如今全球数十亿部设备33个品牌使用大猩猩玻璃,涉及产品类型达2400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李睿硕现场还指出了用户为手机贴膜现象存在的误区。
据调查显示,在中国,约有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习惯给自己的手机贴上膜,目的是为了保护手机屏幕。然而,这种普遍做法并不科学。相反,贴膜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造成损伤。传统的贴膜一般采用的是PVC、PET塑料材质,不仅贴膜本身的硬度不高,几乎无法起到防磨、防刮伤的作用,而且会产生更多的细菌,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屏幕模糊,影响手机屏幕显示的清晰度,同时也难以防眩光,触控操作的灵敏性也会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无论是路边流动的贴膜摊位,还是大型手机卖场、运营商营业厅,手机贴膜每次花费在30-60元不等,照此计算,用户每年在贴膜上的花销总和几乎可以购置一部新手机。因此,对于采用大猩猩玻璃的智能手机等设备,用户基本不需要贴膜。(
- 中国大型医用设备开始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 美国猪肉每公斤比中国便宜30%
- 天然气价上调 气醇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 我国医药电商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
- 铁总:融资租赁公开招标公告近期发布
- 四川打造新能源车产业链 产业还需扶持
- 7月我国房地产市场未走出低谷
- 产能过剩成卫浴行业“致命伤”
- 国储棉价高质低问题依然突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