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博M:进口下降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2014-6-10 16:19:2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英国安本资产管理公司(AberdeenAssetManagement)的投资总监庄永洲(ChongYoon-Chou)表示:“我认为(中国政府)当局正在致力于改变中国经济结构,关键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并且将承受多一点的痛。”
中国海关总署周日表示,5月份中国进口总额下降1.6%,远低于6.1%的增长预期。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高于6.6%的增长预期,而贸易顺差从4月份的185亿美元大幅增加至359亿美元。
在经过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中国当局最近表示,计划将中国经济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与此同时,市场已经表达了对中国金融系统信贷过剩的担忧。
但是,许多人担心如果这一经济模式的过渡管理不好,中国经济可能因放缓过快而导致硬着陆。然而,庄指出投资者必须准备好应对中国国内经济的适度放缓。
他表示:“中国经济将呈现J型曲线,目前我们仍处在那个转折点上。”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年化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7.7%放缓至7.4%,这导致许多行业观察家调降了他们对中国经济2014年的增长预期。
花旗投资研究公司大中国区经济学家丁爽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从一个月度数据上很难得出有关中国政府经济模式转型的努力是否成功的结论。
他说:“这个月的进口数据令人失望主要有两个原因:房地产投资的周期性疲软和商品融资的减少,而造成这种商品融资减少的原因是货币贬值和关于政府介入调查作为抵押品的商品进口的报道。”
他补充称:“我也同意,长期投资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小,而消费将开始更快增长,并对GDP增长起到更多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月度数据就得出这一结论。”
进口的疲软促使市场揣测中国政府当局是否会采取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措施。中国政府最近也已经开始采取一些经济刺激措施,包括有针对性的存款准备金率削减。
但花旗经济学家丁爽表示,如果说有什么最新的数据降低中国政府进一步推出经济刺激措施的可能性,那就是“中国出口正在改善,并可能进一步提高——这将有助于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放缓提供缓冲,并减少经济的下行风险。此外,到目前为止,5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并不会像出口数据一样疲软。5月PMI表明中国国内消费需求在改善。”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5月份PMI升至50.8,创5个月新高。该数据的一个分项指数——新订单指数从4月份的51.2点上升至52.3点。
他表示:“因此,我认为在经济指标指向不同方向时,中国政府通常不会推出大的经济刺激措施。”
- 牛刀:迹象——中国富人已经逃离房地产
- 郭施亮:中小股民长期缺乏话语权
- 易子杰:全国6城试点共有产权住房
- 盛博M:本轮房地产调整有何不同?
- 牛刀:对三个月内降准的研究
- 洪涛:我看补贴目标的指向性
- 皮海洲:别对汇金增持抱有幻想
- 叶檀:央行要市场化就市场化到底
- 郎咸平:时势造马云还是马云造时势?
苹果进入备货期 A股相关上市公司受关注
郑爽承认与张翰分手 没有第三者
MH370遇难家属筹500万美元求助内幕人士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