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角度来说,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世界经济就处在一个相对疲软的状态。经济专家对于宏观经济的观点更多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即将’过去”。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与支持显得更为重要。“十二五”规划中的经济转型与升级仍在继续,在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中,金融创新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与发展不可谓贡献不大。在产业结构重构的过程中,服务业的增量已经超过了60%,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的对第三产业的倾斜作用非常的明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加强市场的资本配置作用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利率市场化、降低民营银行准入、注册制等方面改革推进金融服务业转型,引导资本流向、支持创业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在中国经济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产业库存问题尚未解决,只有通过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和金融服务结构,在经济回暖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足够的支持作用。”海航聚宝匯CEO陈曦认为:“金融创新的特点是去中介化。中国的直接融资规模远远小于发达国家,资金的利用率较低。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来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通过纵向延伸,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再通过 横向延伸,发挥协调作用,分散风险,从而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而金融创新并非是一步到位的,经过数年来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获得了不小的市场,同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捐款跑路、无法兑付等风波。在2015年,“十三五”规划中首次纳入互联网金融,要求“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从2015年7月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12月的《P2P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以及8月24日出台的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一步步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纳入到规范化道路中。人民日报发布文章称:《最严“杀手锏”是误读,银监会正在构建良性P2P生态圈》,市场所需的,是主营业务突出、商业模式清晰、组织架构规范的网贷平台。陈曦说:“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金融红利,但不是‘福利’,更不是‘暴利’。进入2016年以来,网贷行业正在不断洗牌,平台数量不断减少,同时,借贷规模正稳步上升。随着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可以预测行业将加速洗牌。未来的平台数量会进一步减少,形成几大平台抢夺主要市场的局面。未来的网贷行业布局将有可能和银行业类似,大型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将拥有全国性甚至更广阔的全球性资源,而小而美的平台将更加专注于地域性或垂直化经营。从而形成通过不同层次、场景覆盖全民的金融体系。”
- 持续高位 比特币重返4000元大关
- 银行间债市多项政策相继调整
- 银行减员服务跟不上需求:柜台排长队客服难接通
- 金融创新成为G20峰会重点议题
- 银行间债市多项政策相继调整
- 领涨中概股 携程股价创今年新高
- 国务院力促发展各类创投 支持国企设立或参股创投
- 银行4路资金流入房地产 或超10万亿元
- 个人网下打新年化暴利30% 千亿级资金望涌入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