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进口车市场的相关数据。整体而言,进口车市场仍延续供需双降的局面,市场持续“萎缩”。支撑进口车市场的三大细分市场均告下滑。
“进口车市场和整体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国机汽车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主销车型国产化,让进口车市场的需求逐渐被替代,今年将有销量占比超过5%的车型国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半年进口车市场仍在已经持续了18个月的调整期中徘徊。除市场规模下滑外,各品牌的销量也开始逐渐分化,在国产车型策略的推进下,路虎、凯迪拉克等品牌进口量大幅下跌;而受进口新车的带动,宝马、奔驰等品牌在进口车市场中仍保持了增长。
进口车商“割肉”冲量
在国机汽车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存看来,今年上半年进口车市场仍在继续深化调整,实际上,此轮调整期已经持续了近18个月。
深化调整的表现之一就是消费需求不断下跌。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进口汽车累计销售42.1万辆,同比下滑9.35%。此外,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同期超过20%的跌幅,今年上半年进口车市场的销量跌幅比去年同期的降幅收窄了11.25个百分点。
然而,王存告诉记者,对于进口车市场而言,这样较大的跌幅仍难言企稳。“从我们观察来看,半年数据中6月的销量比较好,但这主要是由于经销商的降价冲量。”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今年2月至5月,连续4个月进口车市场销量的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其中5月下降14.1%。然而,6月单月进口车销量7.6万辆,同比降幅收窄为3.9%。
“这是由于很多进口车商要面临半年度销量考核,都在冲量导致的短暂回升。”一位进口车市场专家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目前市场上进口车的终端优惠幅度维持在13%上下,仅次于去年四季度14%的优惠幅度高位。对于价格动辄上百万的进口车来说,这样的优惠幅度引人关注。
然而,对于经销商而言,降价冲量是不得已的选择。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行业库存达到4.36个月,这意味着,目前的库存数量已相当于超过4个月的销量。因此,在较大的库存成本和半年业绩考核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更多的经销商选择了“以价换量”。
宝马进口量位居第一
在王存看来,对进口车市场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在于国产化的持续推进。
以凯迪拉克SRX为例,该车型此前在进口车市场上最高月销量达到近3000辆,然而进行国产后,进口销量逐渐被替代。此外,根据中国进口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前6月进口量排名第五的路虎品牌,累计进口量下滑10.7%,原因也在于该品牌多款产品已经实现了国产。
“去年有国产替代的车型占据进口车市场销量的4%。”王存告诉记者,“我们预计今年将继续有销量占5.3%的车型国产。”
对于进口车市场而言,在国产化替代逐渐加速的过程中,销量的下跌也就成为必然。据了解,在国内市场上,凯迪拉克、路虎、沃尔沃、英菲尼迪、讴歌等二线豪华品牌均在推进国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车成为部分品牌进口车市场最大的拉升力量。
据统计,上半年宝马品牌累计进口量同比上升9.6%,维持了第一的位置,在市场整体下行的环境下,新车成为宝马最大的增量。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前6月宝马X3进口量达到1.94万辆,在进口SUV市场中位居第三名;此外,宝马X5进口量1.79万辆,宝马7系进口量1.1万辆,这三款车在宝马进口车中销量最高。
此外,进口量排名第二的奔驰品牌也保持了9%的增幅。记者了解到,去年四季度上市的奔驰GLE上半年进口量达1.96万辆,在进口SUV市场中位居第二名。此外,奔驰S和奔驰B分别以1.18万辆和0.78万辆的累计进口量,分列奔驰品牌进口量二、三位。
“下半年进口车市场可能不会再出现这么剧烈的调整了。”王存分析称,“但全年总量的下滑仍是不可避免的”
-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将发布 上市公司前瞻性布
- 中汽协:对于新能源汽车仍可看高一线
- 上半年上海市共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2774辆
- 石家庄今后购买新能源汽车地方财政不再补贴
- 电动客车14字新规惹争议 行业或将迎来大洗牌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新时期的“马粪”危机?
- 汽车行业呈复苏态势:人事调整成新常态 汽车互联
- 中国首批量产的氢能源汽车将在广东云浮投入示范运
- 法系车如何逃出“低潮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