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费观是不是停滞在500块太贵,200块正好?
2016-6-16 14:41: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回去的路上和同事聊,我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给自己买东西,价格超过500块就要纠结很久,总觉得太贵。同事立马接过话说五年前读大学时都没这么抠,那时候买衣服总盯着百家好和衣恋,哪知道工作后,超过200块就嫌贵。
我俩相视一笑,这就是生活。
第一次发现钱那么重要是母上大人50岁生日,老人家心心念念惦记着多年前在恒福看到的玉镯却舍不得入手。我踌躇满志的揣了两万大洋跑观前,一看傻了眼。看上的镯子过五万,看不上的也要一万+。
啃老了那么多年,感觉自己特别怂。
镯子没买成,我开启了存钱的历程。工资用不够,攒钱成了头等大事。怎么存呢?省呗。
1、打压感性消费观,理智的对待自己的消费。
姑娘的通病就是看到喜欢的就控制不住——买。鞋子小码了要买,衣服偏大了要买,包包错色了也要买。买时高兴的手舞足蹈,买回去以后捶胸顿足。这事儿我干过无数回。
强迫自己攒钱后越来越意识到这事劳心又烧钱,大把的银子打了水漂不说,一堆东西搁置着,扔又舍不得,用又嫌弃,左右为难。
开始学着控制消费欲望,遇到好看的衣物先忍一忍,暗示自己更好的在后面。于是走着走着,就没那么喜欢了。虽然这个办法最后会叫人沮丧,可钱真能省下不少。
2、减少网购次数,用现金不用卡。
人一旦网购,根本停不下来。
楼下萌萌是个网购狂,一天一个包裹,那叫正常。快递无论申通、中通还是圆通,都认识她。我特别羡慕这样的生活。可那天她婆婆吐槽,卖房子准备买学区房的钱,几个月用去了不下十万。
天哪?我一年多的工资呢。嫉妒之余开始有了成就感。平时小存小存,现在也有了六位数的存款。更何况,我是个花500块都会肉疼的姑娘。
从一开始的克制刷购物网站到习惯的不刷,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真的省下了不少钱。
我想大家都有体会,感觉自己这个月并没有花多少,可到了还款日,一大串的数字叫人瞠目。20 、30、40…零零碎碎的小钱排排站,看着就心焦。都是刷卡惹的祸。
因为钱并没有从手中点出去,所以根本没有花钱的概念,钱于网购的意义只是数字,数字来、数字去,花钱的概念愈发淡薄。
老一辈有出门不兑钱的做法,说是钱一旦兑开就会散出去,现在想想,还真有道理。整百的钱不兑开,用时会有概念。兑开了,零零散散,用着也不觉心疼。
减少线上交易的次数,离理性消费又进了一步。
3、量入为出,用适度消费抵制从众消费
在《不是谁都配得上买买买的生活》一文中我提及过一同事,是个“求代购”达人。她的消费停留在“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可每个人的经济基础不一样,有人挣两万花五千,那叫量力而为。有人挣八千花两万,那叫不自量力。
都说钱要用到刀刃上,没遇到刀刃的时候,都不觉缺钱。可真要遇到了呢?难道还要厚着脸皮讨要父母的退休工资吗?
一时的心血来潮疯狂购物只会将自己推入拮据的边境。从众心理、攀比心理随时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冷静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水平线,给自己一个积极地消费观。
4、每个人的消费起点不一样,认清自己。
有人说女人要给自己用好的,可你真的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吗?
有人说女人就是要多花钱,可你知道奶粉、尿不湿、鱼肝油价格有多高吗?
有人说那就不要结婚生孩子得了,那你知道给父母买一份合适的保险要多少钱吗?
还有人说,那是你生来就穷。
是呀,我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过着普通的生活,所以我的消费观一直停留在500块太多,200块正好。虽然不富裕,可我依然觉得很幸福呀。
- 趁还年轻 算算退休需要多少钱才算够?
- 内嵌二元期权产品能不能投? 风险怎么分辨?
- 未雨绸缪 父亲节来临为老爸选保险
- 想变“土豪” 要先学会投资理财
- 低学历的人能成为亿万富翁 那么多年学都白上了吗
- 看好你的钱 小心“1元木马”诈骗
- 想月薪过万 朝这儿看
- 新骗局又来了 小心骗子让你倾家荡产
- 美元理财为何被冷落? 原因主要有三个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