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德国一支科学家小组最新研制一种化合物,能够将红外光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德国马尔堡大学尼尔斯-威尔海姆-罗塞曼(Nils Wilhelm Rosemann)负责这项研究,他设计了锡和硫磺化合物,具有类似钻石的结构,然后喷涂有机配体。
罗塞曼博士和同事指出,这种化合物是一种细小的非晶态粉末,它们不挥发,具有气体稳定性,在300摄氏度高温下仍保持热稳定性。该化合物内核是无机纳米晶体结构,其表面是有机配体涂层。
当激光仪释放近红外光线照射在这种化合物上,化合物的特殊结构将通过非线性交互过程,改变光线波长,形成人类肉眼可见波长范围的光线。研究人员指出,该光谱可见部分类似于高温钨卤素灯的颜色。
转换后释放的光线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可适用于较高空间分辨率的显微镜,或者应用于高流通量的投影系统。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新型化合物能够将近红外光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
- iOS 10又一实用功能 能自动记住停车地点
- 人猪嵌合体实验可能培育出聪明的“二师兄”
- 金立S系列新品S6 Pro正式发布 售价199
- 前五个月“杀出”过百“地王” 房地产市场强者愈
- 京东无人机刘强东老家首飞送货,但城市中的运用还
- 荣耀发布畅玩 5A,继续通过电商渠道获得年轻用
- 雷军:一下子成了最“招黑”的公司之一 拯救小米
- 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萎靡,都怪质量太好?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