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对韩国影视特效工作室Dexter Studios的投资。去年4月,Dexter宣布获得万达集团1000万美元的投资。由于国民老公王思聪亲自操刀,Dexter 也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对韩投资案例之一。
鼓噪之下,很少有人注意到当年7月,君联资本(以下简称“君联”)也向Dexter投资了1000万美元,成为仅次于万达的第三大股东。
这并不是君联在韩国惟一一个投资案例,还有面膜护肤品公司L&P Cosmetics,最近又完成了对韩国演艺经纪公司Bighit Entertainment的投资,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男团人气组合BTS(防弹少年团)。
尽管过去两年频频落子,但整个VC行业在对韩投资中都只是少数派。无论是投资额度还是投资数量,“大概只占到总数的不到三成”。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说。相对于对美国、以色列等海外市场的青睐,一水之隔的韩国市场还只是少数VC的目标。目前这张名单中,除了君联资本,还有德同资本、高瓴资本等。
不过这些少数派,却极有可能改变韩国市场对中国资本的既有认知。相对于产业资本,VC们没有为国内主业服务的包袱,他们更看重谁能成长为真正的独角兽、谁能最后创造更多的财务回报。
中国资本“韩国企业购物”
VC们之前,韩国早已经中国资本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韩投资同比飙升119%,总金额达到19亿美元(约合124亿人民币)。这一数据,是5年前的3倍。
研究机构韩国2万企业研究所在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资本在韩国企业中的身影到处可见。其中在韩国2041家上市企业中,有50家有中国(包括香港)股东、且持股比例超过5%,一年前这一数字还仅为25家。
这只是冰山浮于水面上的一角。像Dexter这样在未上市时就引入中国资本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韩国中小企业厅的数据,截止去年末,中国共向韩国国内32家企业投入了3万亿韩元。其中就有VC的身影。“我们偏好A、B轮阶段的投资,”李家庆说,但也不排除会做一部分天使投资。
现阶段数量最多、或许也最吸引国人关注的,或许是对韩国演艺文化以及消费品的投资。这其中的典型案例,包括了华策影视对韩国电影业巨头NEW的投资,还有搜狐集团对韩国娱乐传媒痛死Keyeast的投资。韩国Signal、FNC娱乐公司等的最大股东也变成了中国资本。
“从消费、文化切入,在现阶段是最容易、也最容易看到效果的。”李家庆说。三星资产应用和现代证券分析说,这是中国寻求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脱离从重工业主导、向消费转型。而韩国的消费发展阶段领先中国差不多10年,相对更超前的日本,韩国更容易与中国市场对接。
“韩流”和化妆品是韩国最强有力的两大输出品。以化妆品为例,市场研究机构Accommate的统计显示,韩国化妆品在淘宝和天猫上的销售额度,已经连续两年蝉联销售额冠军。而在进入前30的化妆品品牌中,韩国品牌占了12个。官方的数据也显示,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国,仅次于法国。
中国的消费市场,也是韩国企业愿意接受中国资本投资的重要原因。“一个消费品牌如果能嫁接中国市场,至少意味着50倍以上的扩容。”李家庆说。截止2015年,韩国的总人口仅为5000万强,而中国则有超过13亿。
然而这并不是中国资本“韩国企业”购物车里的所有品类。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资本在韩国的投资频谱,已经覆盖了保险、医疗等领域,技术层面则覆盖了汽车黑匣子、机器人制造、无线通信设备等领域,还有芯片产业。
而对移动互联网的投资也蔓延到了韩国,其中比如高瓴对“外卖民族”、德同对韩国教育企业Smartstudy的投资。韩国传统强势的游戏公司也依然在吸引中国资本。
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产业资本。
市场研究机构韩国2万企业研究所的调研显示,中国资本“不是单纯地为了持有股份”。在持有上市公司超过5%的中国投资人中,要“参与经营”的占到56%。这与美国、欧洲等投资人追求分红与价差利润截然不同。
然而并非没有问题。比如韩国的文化产业就在提出质疑:韩流会否会步台湾综艺节目的后尘,最后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韩国风险投资机构人士指出,“韩流”的韩国制片方并没有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中真正赚到钱,“这个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但会否也影响到中韩产业的合作”?
融合则是另一个大的问题,“双龙汽车的命运会否重演”?2004年,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但结果却是上汽在5年后撤出韩国,双龙汽车也被卖给了印度的马恒达集团。当时的外界评论是:相对于上汽集团,马恒达更重视韩国实际情况,也更善于内部沟通。
“韩国有一批企业家,实际上并不甘心于只开拓中国市场,他们更希望能借力中国市场而成长为全球性的公司。”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说,因为国内市场小,所以只有做到最优秀的韩国企业才可能发展壮大。
这就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资源的VC们提供了机会。相对于产业资本,VC们也期待投出独角兽。“市场需求落差的弭平只是时间问题,但只要有好的企业、好的创业者,韩国市场就永远有投资机会。”李家庆说,Dexter首先是一家好公司,只是“在韩国罢了”。
对Dexter的投资,最初只是出于“影视特效”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领域,“我们在国内找了一圈没找着,日韩投资团队却找到了Dexter”。从韩国起家的Dexter,是亚洲地区“技术最接近好莱坞水平”的一家影视特效公司,“而费用却只是好莱坞的1/4”。
Dexter的创始人金荣华是一位导演,被韩国电影界认为是最会说故事的人,但在投资人眼里他也是一位“最有想法”的创业者。这表现在其对研发投入的重视,也表现在他的国际视野。Dexter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中国公司,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还有《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影视特效,就是Dexter制作的。
对Dexter的投资,在5个月之后就已经被证明是有价值的。去年12月,Dexter在韩国KOSDAQ上市,估值约为2.6亿美元。王思聪的投资在8个月内,翻了三番。
相对国内,韩国吸引VC投资,还有其客观原因。韩国VC公司KTB Network的主管合伙人Amy Yeh说:中国公司现有的估值,“韩国市场是理解不了的”。而相对中国相对阻塞的退出市场,“韩国有相对通畅的上市通道”。
- 话题人物顾雏军出狱四年再出山:重操制造业跨国并
- 同花顺和万得资讯战争再起:互诉不正当竞争
- e速贷法人代表私卖股份 吸金过亿被批捕
- 上恒资产CEO舒益龙上周已失联 集团称此前无跑
- 阿里巴巴大股东减持 软银望套现79亿美元偿债
- 工行CEO姜建清辞职 易会满接任
- 渤海钢铁千亿债务化解方案仍在博弈 企业一分为五
- “巴铁”基金预期年化率收益高达12%? 投资方
- 天星资本挂牌进程戛然而止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