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两家顶级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同花顺、万得(Wind资讯)之间,战火再起。
同花顺于5月24日公告,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上海万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两被告,就侵害其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提起诉讼。目前,杭州中院已受理此案。
同花顺诉称,万得投资公司、万得信息公司在明知“同花顺”为同花顺公司的商标和企业名称的情况下,在Apple Store软件应用商店中,将“同花顺”设置为“万得股票”软件的搜索关键词,推广宣传其应用软件产品,该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合理开支30万元。
对于案件情况,记者于5月26日分别拨打同花顺95105885客服电话和万得的400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将转接,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这并非同花顺与万得首次对簿公堂——短短数年间,这对老冤家,刀光剑影你来我往,已经大战了好几个回合,个中究竟有何恩怨?
需看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
“构成商标侵权一般来说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商标性使用,二是造成商品或服务的混淆。”证监会举报万得及关联公司,称万得在起诉前抛售同花顺股票涉嫌内幕交易。
对于该举报,两位律师曾向媒体表示,目前收到的答复仍是“尚在调查之中”。
与举报还没定论类似,上述万得起诉同花顺着作权侵权的案件至今也没正式开庭。三年多时间,该案已经历十次预备庭。
而万得资讯总裁助理孙骏则对媒体表示,万得作为诉讼发起方,不存在故意拖延行为,“案情复杂,主审法官变更了两次,双方都有补充证据,这才导致长期未进入审判阶段”。
不过,吴强预测,这件“中国证券金融信息知识产权第一案”,今年有结案可能。第十次预备庭上险些让该案再次进入拉锯模式的“技术鉴定”,已被原告撤回。
“在减持后又利用子公司增持对方股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其为了获取知识产权侵权证据而抛出橄榄枝,向目标企业示好,这是知识产权博弈的惯用招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解释,以合作为名,展开尽职调查,是在不动声色中摸到对方老底的一个极有效的办法,然而这种行为背后却存在知识产权钓鱼的风险。
同质化竞争严重
那么,双方频频进行诉讼“攻防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观察人士吴海飞看来,这与双方的同质化竞争不无关系。
“观察证券行情软件商不难发现,他们都存在的共性是产品单一、门槛并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旦行情不好,个人投资者对软件的需求就会大幅降低,以前同花顺主打个人客户和信息咨询,但在iFinD推出后,同花顺以低价策略赢得大批客户,这也对曾经几乎垄断国内机构终端市场的万得造成影响,冲突一触即发。”吴海飞谈道。
吴海飞进一步指出,受股市因素影响,当前证券分析软件市场已不如前几年行情好,面对市场的考验和国外咨询机构的涌入,国内证券分析软件商或许更应把注意力集中向个性化的资讯服务系统提升,以留住用户,而不是在持久的诉讼中耗费精力。
背景链接
公开信息统计的双方诉讼
2012年11月,万得诉同花顺着作权侵权;
2014年12月,同花顺诉万得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
2015年8月,万得诉同花顺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
2015年10月,同花顺诉万得不正当竞争;
2016年5月,同花顺诉万得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
- e速贷法人代表私卖股份 吸金过亿被批捕
- 上恒资产CEO舒益龙上周已失联 集团称此前无跑
- 阿里巴巴大股东减持 软银望套现79亿美元偿债
- 工行CEO姜建清辞职 易会满接任
- 渤海钢铁千亿债务化解方案仍在博弈 企业一分为五
- “巴铁”基金预期年化率收益高达12%? 投资方
- 天星资本挂牌进程戛然而止
- 唯品会卖互联网保险产品 莫名签约汇添富四大疑问
- 万达商业正式宣布港股退市 王健林称不为私有化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