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成本更低、政策吸引和创业创新环境等效应下,成都迅速成为人才新的汇集地。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逐渐随着“川军”回流向“孔雀西南飞”转变,一大批被称为“蓉漂”的创新创业大军汇流创造了的财富神话,又更加刺激创新创业活力的迸发。
像小张一样的年轻人,之所以做出到成都的决定,另外的原因就是成都相对深圳便宜的房价。今年年初以来,深圳、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又出现一轮暴涨,“逃离北上广”再次成为热门话题。高房价促使越来越多的职场白领把目光投向了像成都这样的生活舒适、经济活跃的新一线城市。
而这也给了成都争抢人才的好机会。“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圳行”是成都市今年开展“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城市行、高校行、海外行”的首站。5月14日当天,成都数十位企业家亲自坐镇招聘现场,15名高端岗位求职者完成了签约仪式。
“蓉漂”成为流行新趋势
在深圳工作了三年的小赵在她的微信朋友圈中写下这样的话:跑步时路过一个姐妹住过的地方,习惯性地想喊她跟我一起去跑。转瞬一想,她已经离开深圳到成都一个月了。
“对于做项目来说,这个薪水已经到顶了,除非转做管理层或转行,但是没那么容易。而目前这个薪水买房压力山大。”建筑设计师小杨在深圳工作七八年了,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将准备随时放弃三四十万元的年薪,去成都这座并不那么熟悉的城市。
当天,小杨面试了一家成都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之后,有点心动。小杨并不是四川人,但像他这样决定去成都工作的人还不在少数。成都经济活跃、文化深厚、生态宜居,有对口的专业岗位,而且薪资水平也不错,生活安逸舒适,这些因素更促使那些“逃离北上深”的人把成都作为最佳去处,“蓉漂”逐渐流行起来。
此次“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圳行”,成都就带来了81家知名企业提供的200多个中高端岗位,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行业覆盖范围广,从金融到先进制造业。年薪在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不等,且岗位发展前景好,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实际上,随着成都高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让人才东流变为孔雀西南飞,成都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
比如,《成都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规定,对在成都市创新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四川拾千人计划”和“成都人才计划”长期项目的人才,给予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对带项目、带技术创办独立纳税企业的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对入寻成都人才计划”的个人和团队分别给予50万~500万元支持。
今年2月,成都市政府又发布了“成都人才新政十条”,在资金规模和资助标准上下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原有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将增加至20亿元,增幅近1/3,其中,市级层面增加为2亿元,区(市)县设立总额不少于18亿元。
原有的引才办法按长期、短期和青年予以每人50万元到100万元的资助,新政则实施分类分层资助,按人才类别和水平,区分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高级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和120万元的资助。同时,人才落地的区(市)县也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配套资助。
成都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黄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外地人才对成都的吸引力越来越认可。比如当天来招聘现场的人中,非四川籍的超过了一半,而此前合作方智联招聘统计预计的数据是不到30%。这大大超过了预期。
创业创新“成都都成”
成都作为内陆城市,如何绕过承接高端产业转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转型?人才是关键。
成都一直注重招才引智。今年以来,更是大力实施“天府人才驱动计划”,创新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发展机制改革、营造“双创”环境,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主动引才。
正是在成本、政策以及成都良好的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成都,他们远不只是到成都谋职工作,更多人汇集到成都来创业,因为这里已经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成都创业,创业都成”已经深入人心。
早在2013年4月,热门游戏“找你妹”的开发团队云中游科技撤离北京搬到成都发展成为业界一大热点话题。随后有相当一批做游戏的人士来到成都,其中有一些是在盛大、网易、腾讯做高管的,他们在行业内较有影响力,也有资金,还纷纷带着团队扎根成都。
不仅如此,不少“海归”也加入到蓉漂的队伍中。四川和芯微电子的董事长邹铮贤就是其中一个。
32岁的邹铮贤从新加坡归国创业,有7个城市进入了邹铮贤的选择范围,“和芯微电子是一个以创新研发为重的企业,能否留得住人才,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最终,和芯微电子将成都作为他们事业起飞的基地。“无论是人文环境、生活成本,还是人力资源、创业成本,成都的综合优势是最佳的,最适合企业的发展。”
成都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邹学明曾在美国工作多年,回到成都创业后成立奥泰医疗,成为我国第一家注册于国家工商总局、投资超导磁共振的大型项目。
配套资源是邹学明瞅准成都的主要理由之一。他说,成都作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他们公司研制的高端医疗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后发医疗市场资源。此外,成都及周边城市绵阳、德阳等有着丰富的航空航天机电产业配套产业链,为奥泰吸引了国际顶尖的优质零部件供应商。
此外,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也为他们前期进入市尝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邹学明介绍,奥泰先后获得了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成都市医疗器械研发资助、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专项等10余项科研项目资助,无偿获得政府科研类扶持资金920万元。以及四川盛成都市、成都高新区的各级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技改项目支持,资金总额达到2971万元。
除了企业之外,创业者个人也能获得资金支持。彭倍自2014年创办四川阿泰因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来,先后进入四川拾千人计划”和成都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分别获得了100万元的补助。
在上述共200万元补助的帮助下,阿泰因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发展踏上了快车道。虽然2014年才创办,但是2015年就开始顺利盈利了。当年销售额达到了2000万元,实现净利润500多万元。彭倍踌躇满志:“按照目前的订单和发展势头,预计今年销售额能翻一番。”
其实,这些成都创业创新企业已经连续创造了财富神话。最新的莫过于,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将作价18亿元收购数联铭品100%股权。项目完成后有望成为近年来国内大数据行业最大一宗收购案。而数联铭品就是成都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创业企业。
赛伯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敏表示,成都的创新创业环境好,一方面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务环境好;另一方面,成都生态居注人文艺术环境都不错。赛伯乐计划在成都投资100亿的规模,争取三年打造出百亿企业,培养成都本地走向世界的企业。在朱敏看来,“成都创业创业都成”已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 中国VR产业爆发 BAT是背后推手
- 番禺海关:查谁、谁查“双随机”布控比例近七成
- 多个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
- 我到底有多少中产阶级是个谜 最新报告称人数已超
- 专家称竞价排名性质不明成广告法大缺陷
- 境内外千余最新科技成果汇聚“展洽会”寻娘家
- 崖州中心渔港将于8月1日全面开港
- 高效管理+提升收益 亿街区打造智慧物业平台
- 2016丝博会暨第二十届西洽会闭幕 西部释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