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应运而生网红孵化公司,就将一些“单打独斗”的网红聚集起来,进行公司化运营,利用其人气为公司产品进行营销。有业内人士坦言,培养网红每年至少要一百万元人民币,三个月内仍未获利便会将其放弃。
在现今网络平台上,网红的一举一动就等于潮流,粉丝都十分关注其衣着打扮,部分人甚至会购入与其同款的衣饰。隐藏的商机就吸引孵化公司,让旗下网红运用其人气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对粉丝进行定向推销,而公司则集中在店铺的日常运营、设计。
五年前加入此行业的陈兴表示,由于制造“新网红”的成本巨大,且风险未明,故大部分孵化公司都会选择培养本来已有基础的网红。
对于选人的标准,陈兴指首要条件是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至少要三十万以上粉丝;其次,必须通过签约前的观察期,以避免对方是靠“水军”支撑粉丝。
在签约后,公司会安排团队为对方粉丝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他们的年龄层、消费力,从而针对性为“网红”设计服装及未来将推出的产品。陈兴指“网红”所发的微博全为团队指导,是精心制作的“剧本”。
陈表示帮网红“吸粉”的阶段最为困难,粉丝数目要升五十万,可能需要整一年的时间,过程中又要以送小礼物、经常更新微博等方式与现有粉丝互动。
为了营造“网红”的形象,孵化公司都会为其配备至少十人的标准团队,当中包括服装主管、设计师、化妆师、摄影师、新媒体运营等人员,一年至少要投入一百万元的成本。故大部分公司都以三个月作培养期,万一未能获利,就会将该网红放弃。
- 深圳出口制造业:输出标准成为游戏制定者
- 成都新机场行政区划调整落定 简阳由成都代管
- 广州首季经济成绩单出炉 越秀黄埔激烈争夺第二名
- 天津IPTV运营方被控盗版侵权 北方新媒主营业
- 浙江政企组团赴欧“路演”抢高端人才
- 社科院研究员:营改增后财税体制改革需统筹推进
- 社科院研究员:营改增后财税体制改革需统筹推进
- 中国多项经济数据回稳 “结构”成“晴雨表”
- 王德培:中国企业消化产能需开发新大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