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专车规范的目的,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上海市对于专车的态度一贯是鼓励创新,但底线是依法合规,司机、车辆、平台都要有所规范。在定位上,专车是出租车的补充,最终目的是让出租车、专车和租赁车协调发展,不同业态优势互补、错位竞争。
专车之所以需要规范,是因为专车已经成为城市运行的一部分。市民出行需要专车,与此同时,市民也离不开出租车、租赁车和私家车。城市出行是一种微妙而复杂的生态,哪种出行工具都无法一家独占“食物链”,一旦出行态平衡被打破,会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专车规范的目的,是为城市运行“解堵”,而非给市民出行“添堵”。上海市交通委测算发现,由于互联网专车企业的补贴政策,专车和出租车乘客中大约有30%是非刚需乘客。这意味着,这些原本会选择其他公共交通的乘客,现在却坐进了出租车或专车。道路没有变宽,上路的车却变得更多了,其余70%的乘客和更多市民的出行效率反而下降。
专车逐步规范,对于互联网专车企业也是好事。随着各地政府对于专车必须治理达成共识,互联网专车企业反而获得了更快的发展。随着专车逐步规范,企业未来发展就会有清晰的边界,投资人的资金才有法律保障。
对于生活在特大城市的市民而言,多维出行才是最合理的状态。出租车、租赁车都不能“包打天下”,专车显然也不能。正因如此,即使滴滴快的也在试水运送效率更高的巴士服务,甚至将名称从“嘀嘀打车”改为“滴滴出行”。“打车”到“出行”的两字之变,也折射出企业思路之变。毕竟,用户真正需要被满足的是出行需求,而非单纯对专车的需求。
- 中国制造或现身德国高铁 德公司称持开放态度
- 充电桩国标将出 新能源车充电将破地方垄断
- 充电桩新国标有望在9月份正式发布 市场引发资本
- 外媒:波音计划和中国达成新协议
- 四川制定十三五汽车倍增计划 2020年产能提升
- 专车第一案再次延期宣判 疑似要等专车新规出台
- 中美合资首架“空中国王”350飞机在华交付
- 交通部:望放开中国籍船舶入级市场
- 工信部发布僵尸车企劝退名单 不合格10月前将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