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年,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国家食药监总局连续通报两次,还牵扯出“瘦肉精”,金锣集团这份“成绩”在肉制品行业可谓屈指可数。可面对此次的通报结果,金锣集团甚至集体上下练起了“闭口禅”,其多个部门负责人互相推诿,称公司已经取消对接媒体的部门,不便对此次食品安全事件做出回应和解释。
食评君注意到,金锣集团对通报结果“冷处理”并不是偶然,甚至已经有了“一拦二躲”的应对套路。
今年3月,金锣集团被媒体曝光疑似口蹄疫病猪进入工厂车间,在面对当地畜牧局等执法部门检查时,金锣工厂“同意检查”但就是不开门,将执法人员晾在门外近两个小时,以至于当地执法人员都感叹,“金锣的人‘牛’惯了。”
“牛”企业并不鲜见,但面对屡次抽检出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阻拦执法检查就是拒绝回应,让人不禁要纳闷,是谁造就了如此“霸气”的金锣?
事实上,就在今年5月底,金锣集团还作为肉食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在山东肉制品质量安全分析会上发言,介绍其在食品安全体系上成功经验。金锣副总裁郑培清还称,金锣仅在去年便投入1.5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建立覆盖所有产品的安全检测体系。
巨资打造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却挡不住国家三令五申严厉禁止的“瘦肉精”。两次被食药监总局通报,足以说明这家企业在品质控制和原材料供应链并未如预期般发挥作用,同时面对食品安全事故也缺乏必要的事后追责和反思。
食评君认为,企业被抽检出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听之任之的漠然态度,金锣这种“一拦二躲”的作派恐怕是用错了地方。在食品安全上,企业内部的严格品控和自查与监管同等重要。当事企业更应引以为戒,将精力投入到内部的食品安全体系排查与源头追溯上,对生产、养殖、采购等环节出的问题严肃查处,早日给市场和公众一个交代。
- 贝因美:进入转型攻坚期 发力渠道变革
- 飞强茶业:湖北“最贵红茶”拟新三板上市
- 统一:保住利润 收入却下滑
- 金锣:肉制品被检出瘦肉精 复检仍不合格
- 中石油在疆目标:2020年建成“新疆大庆”
- 光明原总裁郭本恒涉受贿罪 上海乳业圈不愿多议论
- 蒙牛回应:未从福成养殖场采购“有机奶”
- 青岛啤酒:46129万元出售子公司
- 今麦郎饮品:1元水闯北京 欲复制弹面神话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