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以来,信用债和利率债市场都出现了一定的调整震荡迹象。利率债之前的下行空间一直没打开,最近开始下行。北京某私募人士表示,10年国开债利率已经下到3.7%左右,继续下行需要资金宽裕的利好因素支撑。
“信用债收益率下行放缓,说明大家对信用债已不认可。”上述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资金仍然在持续流入固收领域,大量资金还在寻找理想的资产,这部分资产越来越稀缺,最近更多资金以货币的形式存在于场外。
“近期信用利差快速收窄、短端收益率反应较为充分,下一步债市的突破点是长期限的利率债,特别是国开债。”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固收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国开债比国债的收益率高,10年国债下限预计在3.0%~3.1%,10年国开债在3.3%~3.4%。
“现在会配一些资质好的信用债和长端的利率债。”北京某债券型基金经理称,利率债方面,上半年以来,短端的利率债收益率下得多,未来空间不大,但是长端下得少,这部分的相对价值较大。信用债收益率已经偏低,但信用资质好的信用债收益率比利率债和国债高,会拿一些。
长盛基金表示,未来在操作中将在稳健中寻找机会,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形势变化,对久期和仓位灵活应对。同时,密切关注和规避低评级债券的信用风险,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类债券以及财政实力偏弱地方的城投债,做好个券甄别。
深圳某基金公司固收负责人较为悲观,他认为下半年的债市没有明显的机会,目前到年底最多有2%的收益,对投资者的建议是“现金为王”。
前述私募基金经理则表示,权益类产品波动太大,相比之下债券还是安全资产,至少有票息做套息,资金宽松的话,还是有利差在的,虽然空间不大。
上海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债券是中长期的投资品种,从长远看,利率水平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投资价值很明显。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
- 业内人士:营改增收官时间或推至明年 减税力度超
- 专家:中国险企参与海外并购渐成趋势
- 净利润巨减 商业银行告别“黄金时代”
- 京津冀一体化已进入实施阶段 三类股显露投资潜力
- 央行未来仍存在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
- P2P平台欲借供应链式金融模式深耕垂直性合作
- “双降”只是资本市场暂时的止痛药
- 环球时报:股市大跌应不至于将中国经济拖下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