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发展,标准要先行”,昨日(9月6日),中国光伏农业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标准制定工作已正式启动,该标准将是一个系统,会分期发布。
行业诸多问题待解
农业和光伏的结合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光伏农业的发展一直受光伏电池组件高昂成本的制约,直到近年来随着电池组件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农业才迅速发展。
光伏农业也被业内一度认为是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自欧美双反以来,在国际光伏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国内大量光伏企业也陷入困境,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单纯做发电业务已经很难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将光伏与其他产业结合无疑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曾表示,从长远看,发展光伏农业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来看,光伏农业从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目前光伏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一位光伏行业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光伏投资商开始专注于光伏农业,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光伏项目对土地的制约,而与农业结合恰好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但随着光伏农业项目的增多,不少农业专家担心土地危机,国家层面也开始关注农业跨领域用地问题,并通过出台规章制度等来进行规范。
“光伏企业在进入农业领域时该如何规范行为,达到光伏农业1+1〉3的效果,制定光伏农业行业标准非常有必要。”张勇表示。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红炜指出,由于涉及两个行业的相互融合,从项目前期开始,农业、光伏项目的前期审批流程不同、补贴政策不同、项目设计需要两个专业领域的相互协调、兼容、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如果农业与光伏的投资主体不同,还涉及到利益平衡。
多家公司加快光伏布局
对于该标准的推出是否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张勇表示,该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光伏农业项目的实际状况,在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光伏农业产业联盟组织相关产、学、研机构制定,以更好地规范光伏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推荐性供企业以及各地政府参考。
红炜认为,制定标准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全社会支持,在成熟市场国家,许多类似事情也都是由民间组织完成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有超过200万千瓦的光伏农业项目正在建设或签约拟建,规模较大的光伏蔬菜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等项目达400多个。较早前,由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城投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共同出资设立了第一个针对光伏农业的大规模专项基金——“百亿光伏农业产业基金”,专项投资于在全国各地的光伏农业项目。
不少上市公司也加快布局。今年8月10日,兴业太阳能(00750,HK)光伏农业与光伏观光旅游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建设规模50兆瓦,占地面积1700余亩,是广东省首个“农业光伏、地面光伏、观光光伏、生态光伏”四位一体的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可发电5200万度。
此外,汉能控股和协鑫新能源均在该领域有相关项目正在推进。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冀星曾撰文指出,在众多参与者中,目的各有不同,眼下光伏农业项目的鱼龙混杂,当务之急应该是制定标准。
- 央企大举布局绿色产业 低价竞争冒头必须警惕
- 环保部:让大气环保考核和民众感觉直接挂钩
- 上海将大批关停“三高一低”企业
- 煤炭库存超警戒线 神华等大煤企稳价遇难关
- 发改委:发布配电网建设意见 智能电网等成亮点
- 中国核能行业大洗牌 核电双寡头格局将生变
- 发改委:8月全国发用电量明显回升 下半年工业有
- 天然气价改方案或9月-10月份出台 价格将下调
- 天然气价格将下调 价改方案在酝酿中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