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信用卡蓝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底,国内信用卡累计发卡量4.6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6400万张,较年初增长17.9%;全年信用卡交易额为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同时,信用卡使用率上升,欺诈率下降。
但是,信用卡市场经过多年发展,饱和程度较高。上述蓝皮书还显示,2011-2014年信用卡活跃率分别为53.3%、56.1%、57.8%和58.7%。换句话说,信用卡发行数量虽高,但有4成卡并不活跃。
因此近一年来,以广发、招行为代表的发卡行纷纷寻求精细化转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竞相走上差异化营销道路,并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刺激用卡的需求。
银行移动化
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4.24亿张,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银行业分析师郑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竞争已不再追求“数量”的增长,转而利用差异化营销服务盘活优质用户,在玩法、产品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在玩法创新上,移动互联元素的加入已成为新“标签”。尤其在与微信合作方面,各大银行都显得十分积极,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方面,广发、招行、中信等皆成了首批开通了微信银行,加速营销的移动化。
比如,广发针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偏好,率先推出了非接触式和二维码支付。另外,该行还通过“广发日”活动推出“微信卡包”等业务,成为首批尝鲜移动交易的银行之一。
不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几大国有银行的步伐也不慢。日前,建行微信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该行微信公众号2014年累计送达人数高达4.9亿用户,并设立了“微金融”、“悦生活”和“信用卡”三大服务模块,覆盖了75项金融功能。
除了在移动领域与微信等终端应用结合,部分银行还试图通过大数据等手段改变信用卡市场的模式,激活信用卡用户的活跃度。比如,通过数据预测和消费者分析,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提高运营决策、品牌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客户维系等方面的效率。
诚然,客户管理是关系到银行生存的重要环节,对于具有庞大客户资料的银行而言,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管理信息技术日益重要。为此,广发银行在国内首家引进国际先进PROBE探针平台,通过整合分析银行内外部大数据,多维度描述客户特征,为客户“贴标签”,针对每个客户的特征和需要进行精准营销。
- “东方之星”事件后三峡游轮客流量降三成
- 旅游局:上半年旅游业逆势上扬 但面临突出瓶颈
- 广电总局:网游产业上半年收入破600亿元
- 专家预计未来3年旅游投资额超3万亿元
- 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1% 跨境电商助力网上
- 受汇率及周边市场抢客冲击 7月访港内地游客跌四
- 韩国旅游业向中国市场示好 预计8月全面复苏
- 十多个国家对中国游客便利签证 手机办理签证成主
- 养老保险改革方案通过 双轨制将终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