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 超全球需求

机械电子  2015-5-27 10:57:2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太阳能电池行业整体出现产能过剩,积极拓展消费领域无疑成为其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常金龙表示,未来几年将是太阳能电池产能逐步消化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消费领域的拓展,预计在“十三五”时期末,过剩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将基本解决。

 

  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因此,太阳能电池行业需要通过密切结合相关产业,借助其广阔用途,开拓出多元化的消费市场。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将在武汉投资77亿元建设世界产量最大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计划规模为10兆瓦。轻柔的砷化镓电池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太阳能汽车、手机、无人机系统、物联网及多种消费类电子产品等。

  目前,太阳能电池行业整体出现产能过剩,积极拓展消费领域无疑成为其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常金龙表示,未来几年将是太阳能电池产能逐步消化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消费领域的拓展,预计在“十三五”时期末,过剩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将基本解决。

  消费趋于活跃

  行业跨界整合、产品跨界生产将成为太阳能产业新趋势。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民用产品结合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太阳能光伏正在成为未来新能源的主流形式。随着产业链更趋完善,太阳能产品消费已不仅限于大规模用电,而变得更加多样化。

  “市场的逐步开拓和国内市场的迅速启动,使得一度饱受困扰的中国光伏产业开始回暖。”常金龙说。

  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两大类。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技术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据统计,2014年,全球晶硅电池及组件需求量约35GW(吉瓦),而中国晶硅电池及组件产能达到40GW,仍然超过全球需求量。产能利用率较前年有所提升,预计2015年国内组件产能与2014年基本持平,亚洲和北美等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将使得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薄膜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关系不仅是竞争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晶硅电池在大面积建地面电站方面很有优势,而薄膜电池在民用方面有优势,太阳能电池市场正走向多元化。

  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展现出新的应用前景。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成本不断下降,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民用产品的结合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行业跨界整合、产品跨界生产将成为太阳能产业新趋势。

  当前,国家多部门支持的政策仍在密集出台。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太阳能电池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太阳能电池出口结构也趋于合理状态,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不断扩大。

  常金龙分析说,今年,随着发电成本下降、需求持续增长及整体行业投资日趋理性,加上智能电网建设、新兴市场不断开拓的有力带动,光伏产能将有所扩充,产能利用率也将稳步提升。迫于发电成本下降压力,未来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光伏电池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也成为各大光伏厂商产能布局的重点。

  应用走向多元

  要将多种社会资源整合进农光互补项目,进而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态产业集群,使农业设施和光伏电站共同盈利

  今年4月,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重庆飞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启了环球之旅的“南京站”行程。“阳光动力2号”机翼上有17248块太阳能电池板,为了满足昼夜飞行的需要,在发动机的吊舱中还安装有633公斤重的锂离子电池,以进行能量储备。

  “一辆新能源汽车表面贴有6平方米的汉能砷化镓电池,晒4个小时可以跑100公里,这是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冯洪滨告诉记者,柔性砷化镓技术是目前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经过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验证的双结薄膜电池效率达30.8%。

  从飞机到军事设施,从汽车到农业,太阳能电池正在愈来愈紧密地与产业结合。

  在许多小区,光伏发电组件整齐地排列在车棚上、屋顶上,晴天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供给车棚或家庭使用,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微博],增加收益。

  在农村,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汉能与武汉市黄陂区政府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协议生效后2年内,汉能将完成2万亩光伏农业大棚建设的推广应用。

  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以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和精品种植。

  “光伏与产业的结合要科学理性。”常金龙指出,比如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比,其钢架结构要复杂,造价也相对更高。要做好农业生产设施的规划和落实,将多种社会资源整合进农光互补项目,进而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态产业集群,使农业设施和光伏电站共同盈利,让农民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实现增收和安置。

  研发紧贴市场

  太阳能电池正不断“瘦身”,成为便携式产品的重要功能和卖点,开拓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不高一直是阻碍其打开市场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记者看到薄而柔软的砷化镓电池广泛应用于多种移动能源领域,比如帐篷、衣服、背包、手电筒等户外产品。

  “晶硅电池成本不断下降,而薄膜电池需要的铟、镓等元素,全球储量少、价格贵,目前薄膜电池已经不具备成本优势,发电效率又相对不高。”常金龙说。因此,薄膜发电产业要取得持续性发展,实现可观盈利,首先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在一些特殊领域譬如幕墙,需要可折叠以及透明需求等要素,薄膜电池仍有着难以替代的优越性,要继续拓展特殊领域的应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理念改变,太阳能电池正不断“瘦身”,成为便携式产品的重要功能和卖点。

  最常见的太阳能电池便携产品莫过于移动电源。通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储藏在内置的锂电池里,太阳能移动电源可以给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充电,既节能又环保。

  “如今,使用太阳能产品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低碳产品时尚,还有趣味。”在校大学生王冰洁说。她拿出一个能够折叠的太阳能创意照明灯具,灯具顶部的太阳能板可以提供电力以备不时之需,折叠和便携的特点又为户外使用提供了可能。

  李河君认为,发展移动能源是太阳能产业的重大机会。移动能源就像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一样,将改变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让传统的集中供电变成每个个体都能发电,能源将无处不在。

  “具有分布式发电特征的光伏产品,尤其是柔性产品,应该和智能终端产品相结合。当移动能源时代到来时,我们将每一个书包、帐篷、衣服、公共设施和电子产品都用分布式柔性的技术改造创新,仅移动能源产品市场在2020年就可达到4.7万亿元的水平。”中国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顾问王会东说。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9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产业链分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通过模拟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详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投资潜力分析及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情高涨,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投资潜力分析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详细]

股市没错,错在理论

对于近期持续上涨的股市,俨然成为了大众的讨论热点。持续不断创新高的指数,开户数量屡创新高,成交量持续放大......[详细]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中国装修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简析

2014年我国装修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197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在建筑装饰行业(含公共建筑工程装...[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