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淘B2C创业为何是伪命题?
2015-5-6 15:16: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说这番话的人是王扬,一个在阿里工作6年的老员工,当然他也加入了海淘创业大军,产品买手直播类C2C产品“街蜜APP”。做C2C就说B2C创业是伪命题,难道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在我们和王扬聊过以后,发现他对电商及跨境生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B2C跨境电商确实会变成巨头们的游戏。
有意思的是,在阿里经过支付宝、淘宝、聚划算的轮岗,他在构建街蜜整个产品生态时,深深打上了阿里式方法论烙印,这个下一篇文章再介绍。
“90%的跨境电商创业会死掉。”来看看他为什么这么判断:
电商在中国发展15年,最成功就是“爆款”概念,也就是通过供应链规模压低成本,以低价厮杀获取用户。
虽然海关优惠政策及跨境物流行业利好不断,刺激不少创业者涌入,但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主流海淘模式是虚幻的商业逻辑,并未给创业公司带来机会,受益者反而是电商巨头。
首先是供应链。去年天猫、京东、亚马逊等都高调杀入海淘,聚美优品甚至迅速转型为跨境电商平台。对这些大公司而言,只是更换供应链,就能够引入自贸区品类并全部对接,切入海淘市场非常容易。
与此同时,这些公司通过大规模进货、采购,继续“爆款”策略拉低价格,并享受原有平台的流量转化优势,很快就能迅速做成规模,把刚起步的创业公司逼的无路可走。
尤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海淘创业公司,如果每天订单不超过2000单,可以贴钱打价格战,但如果订单增长至10000单时,真正的竞争对手就会在前面等着他,意味着增速要超过聚美、京东甚至天猫才能取得胜利。
烧钱是电商标配行为,面对已上市融资的电商巨头,创业公司显然力不从心,就算某些方面能力比京东亚马逊强,但回归到跨境电商的本质传统贸易,谁有钱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团队布局仓库、供应链和物流,创业公司还是拼不过电商巨头。
如果说B2C类跨境电商没有太多新意,“购物神器”这类C2C买手制APP,在模式上还是有所创新。但品类同质化,让这部分发展空间也不断被电商巨头吞噬。
比如这些买手制APP上,商品多以奢侈品箱包服饰为主。之所以能形成买卖交易,是因为即使加上代购费以后,这些价格依然比国内便宜很多。
但随着京东、聚美等在海外直接建仓,他们通过规模采购压低成本,有订单后再从国外仓库通过保税区发往国内,10%行邮税将比原有采购报关方式低很多,加上大规模的补贴及信誉背书,将导致代购买手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奢侈品代购还存在政策风险,之前奢侈品品牌商没有盯上代购这部分,是因为体量太小,但如果代购变成商业模式,则将面临被起诉的法律风险。
即使奢侈品品牌商认可电商与海淘模式,这部分市场也一定是京东、天猫国际或者亚马逊的,因为谁的价格及流量成本低,谁才能吃下这部分市场。
这种趋势同样适用于代购常见的母婴、护肤品及保健品等领域。所有这些品类95%都有比价需求,而所有拼比价的品类本质就是拼供应链。
基于以上分析,王扬认为,虽然B2C跨境电商行业会迅猛发展,但最终是巨头们的天下。
- 6月底前电商征税 哪些卖家最受影响?
- 刘强东:年轻创业者 能用贷款就别拿风投
- 警惕:互联网创业者得小心这四个坑
- 丁海鹏:不着急先生慢中求大
- O2O创业:还有这些领域没被攻破!
- 解读:O2O是变革还是泡沫?
- 解读:互联网+电影,“+”的是什么?
- 解读:中向性格的创业者更容易成功吗?
- 解读:什么是贾跃亭做手机的最大敌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