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恒盛地产223亿债务背后:张志熔私有化或再折戟

2015-5-6 14:45: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熔盛重工重组的推进,横跨造船和地产两大行业的上海神秘富豪张志熔拥有的另一上市公司恒盛地产私有化进程似乎迎来了新的契机。

 

  两天前,媒体关于债务危机会不会导致恒盛地产成为下一个佳兆业猜想的报道,让恒盛地产的去向吸引了更多资本市场的目光。

  年报显示,2014年恒盛地产合约销售额约40.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26.8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44.7%和53.4%。比业绩惨淡更可怕的是,恒盛地产223亿元的借款中,仅2014年就需要偿还157亿元左右,高达总量的70.40%。

  很多媒体在报道中都指出,恒盛地产很可能因实际控制人张志熔的政治风波,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沦为下一个佳兆业。

  而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则认为,从目前熔盛重工(已更名为华荣能源)的情况看,张志熔显然已经通过资金运作扭转了该上市公司的盘面;相比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佳兆业,他或许眼下更关心恒盛地产私有化问题。

  今年3月4日晚,处于停牌期的恒盛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正考虑提出私有化计划,这已是三年之内第二次提出私有化。2013年年底,恒盛地产曾因私有化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在大股东赞成的情况下,遭到小股东抵制,以4个股东名额差致使私有化胎死腹中。当时,张志熔开出的价格是每股1.8港元,约为招股价的四折。

  上述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在恒盛地产业绩不乐观,上市公司盘子和股价都处于低位,如果在这个时候私有化,成本会更低。当然,前提是张志熔开出的价码能被小股东接受。”

  不过,曾有股民表示,私有化失败后,恒盛地产管理层俨然破罐子破摔,试图向小股东施压,这种方式不会轻易得到股民的谅解。

  记者联系到恒盛地产相关负责人,对方电话无人接听。
  
  峰值过后的陨落


  作为曾经地产界的大鳄,恒盛地产业绩滑落的速度令市场诧异。

  今年4月中旬,恒盛地产公布了2014年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合约销售额仅为40.4亿元,而利润却亏损近30亿人民币;在半年报中,净利亏损数据还仅仅是2.24亿元。换句话说,仅去年下半年,恒盛地产就亏损27亿元左右。

  这是恒盛地产上市年后交出的最差成绩。

  2011年,恒盛地产合约销售额为133.2亿元,为历史最高峰值;2012年,该数据便开始走下坡路,全年销售额下降至109.3亿元;2013年,该数据跌去1/3,仅剩73.11亿。

  另外,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3年,恒盛地产的净利润分别为36.08亿元、22.15亿元、10.8亿元和2.92亿元。

  “此前业绩冲得较高,发展也较激进,但2012年后却急转直下,”恒盛地产某离职高管对公司的这句评论曾被媒体广泛引用。

  而在市场人士看来,转折点无疑是2012年张志熔参与收购中海油一事。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7月2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便发布调查报告,披露与中海油生意往来密切的熔盛重工创始人及大股东张志熔,通过其私人公司WellAdvantage在花旗银行的账户,就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进行内幕交易获利720万美元,该公司3800万美元资产目前已遭冻结。

  后来,张志熔也不堪舆论压力,被迫辞去恒盛地产、熔盛重工两大上市公司董事长。至于辞任的原因,张志熔给出的解释是,希望能更专注处理私人业务。

  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彼时的恒盛地产已经开始“不求上进”。

  慢周转豪赌一线城市

  在上述前高管看来,恒盛在很多区域所获得的项目都较为优质,但由于资金运作和管理上出现问题,项目运作一直起色不大,人才流失很频繁。

  抛开这些原因之外,恒盛地产为人诟病的还有市场布局。

  2011年,恒盛地产就对外公布在上海、北京、天津、哈尔滨、无锡、苏州、合肥、沈阳、南京、南通、长春及大连等12个城市共有31个发展项目。当时,恒盛地产一月份便实现房地产销售额人民币11.5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房地产销售面积为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34%。

  由此可见,项目多在一二线城市。众所周知,2011年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虽不猛烈,但还稳健。而恒盛地产为什么没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筹码?

  一位分析人士曾表示,“恒盛地产的资金运作混乱,项目管理上也不顺畅,这就导致商品房开发周期拉长,资金流紧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在媒体的报道中,恒盛地产拿地后施工进度慢、资金链断裂、房屋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等字眼从未间断。

  在今年一季度的恒盛地产方面公开的数据中,其布局已经变成全国20余个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无锡、苏州、南京、南通、合肥、哈尔冰、长春、沈阳及大连12个城市。

  今年2月份,恒盛地产方面也发声表示,2015年,公司将加大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合肥等一、二线城市的布局,逐步缩减直至退出东北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布局;同时将加快各项目建设,加大销售力度。

  或许,和管理层的策略相比,这些措施并不能对恒盛地产的下滑轨迹带来任何改变。

  私有化遭小股东围剿

  对比市场布局策略,恒盛地产实际控制人张志熔2013年提出的私有化则更受市场关注。

  2013年10月21日,恒盛地产宣布停牌。一个月后,恒盛地产正式提出了拟私有化的计划和具体细节,公司提出向各股东就每股计划股份支付现金1.80港元的注销价。根据恒盛注册地开曼群岛的规定,只有赞成股东的“人头数”过半,私有化方案才能获得通过。

  12月4日,持有恒盛地产约8.97%股份的大股东中国人寿发公告,支持恒盛地产提出的私有化决议。

  但是,大股东的支持并没有获得小股东的认可,虽然这时候张志熔手中已握有77.16%的股权。谁也没想到,90%的股权竟如此遥远。

  2014年1月17日有关恒盛私有化的香港法院会议上,由于在所有120名投票股东中赞成股东只有58名,62名股东不赞成,因此私有化方案最终意外告吹。

  恒盛地产的第一次私有化就这样被只掌握3.08%股权的小股东杀死。

  对此,恒盛董事会主席程立雄解释到,私有化受挫以4票之差落败有些出乎意料,不过高达96%以上的赞成股东持股比例,足以说明市场对本次私有化方案的认可以及对恒盛的信任。

  但在小股东眼里,恒盛地产开出1.8港元/股的价码并无任何诱惑力。

  私有化失败后不就,恒盛地产遍曝出高层人事震荡,行政总裁刘宁、首席财务官姜永进双双辞职。对于此事,业内人士纷纷猜测与恒盛私有化流产关系莫大,而恒盛方面都对此予以否认。

  再提私有化成败几何?

  按照相关规定,首次私有化失败后,恒盛地产一年之内不能再提出私有化。

  一年期限刚到,张志熔便迫不及待踏着时间节点重启私有化。然而整个形势和第一次私有化已经发生巨变。除去张志熔深陷政治风波之外,其控制的另一个上市公司熔盛重工已经基本脱离对资本的强烈渴望。
  
  为什么张志熔对私有化情有独钟呢?


  私有化,—般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的收购活动,其目的是要全数买回小股东手上的股份,买回后撤销这家公司的上市资格,变为大股东本身的私人公司。

  一位要求匿名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第一,恒盛地产一直被称为水上的房地产公司,熔盛重工现在对这个输血平台不再倚重;第二,恒盛地产业绩太烂,私有化之后更利于放慢步子休养生息。”他说,当然也不排除张志熔会把恒盛地产转手,并将资金注入熔盛重工盘中。

  那么,这次私有化会不会再次受到小股东的狙击?

  一位恒盛地产小股东曾公开表示,公司自私有化失败后,有通过放缓销售节奏压低业绩从而打压股价的嫌疑,如果本次私有化价格仍不理想,仍会投下否决票。

  上述分析人士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张志熔刚摆平熔盛重工,私有化恒盛地产也需要充足的资金,钱从哪来是个难题;如果拿不到足够的资金,私有化就彻底无望。

  看来问题的核心依然是交易的筹码,不知善舞长袖的张志熔此次能否得偿所愿。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8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模及市场进入分析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物业管理始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物业管理开始于经济特区深圳。1988年伴随深圳住房制...[详细]

中国虚拟现实行业产业链分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通过模拟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详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投资潜力分析及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情高涨,轨道交通设备行业投资潜力分析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详细]

股市没错,错在理论

对于近期持续上涨的股市,俨然成为了大众的讨论热点。持续不断创新高的指数,开户数量屡创新高,成交量持续放大......[详细]

中国电容器行业市场运行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1-12月,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37亿元,中国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详细]

中国装修电商行业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简析

2014年我国装修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197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在建筑装饰行业(含公共建筑工程装...[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