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医疗器械行业整合成趋势 并购指向终端市场

2014-10-14 16:18:5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日前,全球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宣布,该集团旗下基金对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了重大投资。据透露,该笔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对于收购苏州欣荣,黑石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罗一表示,苏州欣荣业务稳健,产品品质优良,并在中国拥有良好的分销网络。

  此前,医疗器械行业跨国并购与合作已发生多起,尽管黑石集团与苏州欣荣的合作限于投资层面,也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关注与看好。

  骨科医疗器械领域成焦点

  苏州欣荣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领先的肢体创伤、脊柱及关节骨科内植入耗材生产商之一,也是全国第一家通过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器械GMP)模拟试点检查的医疗器械企业。主要生产髋关节假体系列、脊柱内固定器系列、带锁髓内钉系列、螺纹型接骨板螺钉系列、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系列和金属接骨板、钉、针等系列产品。

  罗一认为,中国骨科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前景广阔,伴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患病率的上升,老年人对于脊柱、关节类的骨科内植入耗材的需求量将呈现井喷之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此前研究预测,中国骨科内植入耗材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3年达到13亿美元,未来该行业将至少保持18%的年复合增长率,按这一速度,到2020年,中国骨科内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

  截至目前,国内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已有3家优秀的本土企业被跨国企业收购或是投资并购,骨科领域成为跨国企业最关注的焦点领域。

  2012年11月,美国美敦力公司宣布完成以8.16亿美元收购康辉医疗有限公司,康辉在我国骨科领域中低端市场拥有相当的份额。

  2013年1月,美国史赛克公司宣布以59亿港元收购位于常州的骨科产品生产商创生控股。创生控股是香港上市公司,同样也是对外资产品造成竞争威胁的公司。

  而此次投资收购苏州欣荣的黑石集团,曾收购过全球第二大骨科医疗器械生厂商Biomet以及美国知名康复器材制造商Djo。黑石集团方面表示,相比国际骨科医疗器械跨国巨头,中国骨科医疗器械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和成长空间更大,在产品质量环节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逐渐缩小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中国企业的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据了解,苏州欣荣在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上相当重视,在创伤、脊柱、关节三大骨科主分类上有着非常完善的产品布局,并且建立了一套极具渗透性的分销网络,其相关产品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中已保持了非常高的覆盖率。

  并购指向终端市场

  国际资本与跨国医疗器械企业更看重中国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在2014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首席分析师叶霖表示,跨国企业并购主要目的是购买中国相关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美敦力并购康辉,飞利浦并购金科威,基本上都是定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终端市场。跨国企业为了保持高端市场占有率,在终端市场一定要进行布局,提前截杀中国医械领域的终端市场。

  同样的,国内企业也在开始并购海外企业,迈瑞医疗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目的也是进军海外市场,并争取获得海外品牌,从而缔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此外,迈瑞并购美国Zonare医疗系统公司也是为了起到技术的衔接作用,把自身彩超技术的不足加以弥补。这种方式对国内企业尤为重要。叶霖表示,复星医药出资购买以色列AlmaLasers公司、微创医疗购买美国WrightMedical的骨科业务也是考虑到国内与全球市场的布局。国内企业确实看到了自身技术的瓶颈和产品问题。产品的问题要靠创新来衔接,作为一个创新型的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衔接先进技术将来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

  据了解,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是规模相对比较小,只有威高、迈瑞、复星这些规模化、集团化、高标准、走向国际化的企业,会更加注重海外并购。

  从行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将来中国医疗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将会出现两个大趋势:首先是国产设备替代进口产品,其次是产业升级换代,包括行业整体整合。比较大的医疗器械企业如迈瑞、威高、微创等都在企业成长方面遇到了瓶颈,并购和产业升级换代将是行业的主流。过去几年,医疗器械企业并购的数量一直在增长。

  国内行业仍需整合

  截至9月15日,今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生物医药投资并购案例高达89起,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8%,其中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并购案35起,占比接近医药并购总数的40%。

  产业研究员林燕萍介绍,我国医疗器械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国内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整合发展方向可分为短期和中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对同类产品的资源整合,力图形成经济规模和协同效应来增强竞争优势和提高行业进入壁垒,这在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明显,主要原因在于销售渠道扩展的困难以及研发的高成本;中长期趋势: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都有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并购在其他领域有优势的相对较小规模企业来拓宽自己的产品线。

  在行业内生特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目前细分市场掌控和并购扩张是国内企业战略布局的主流思想,率先进行积极整合扩张的企业更有希望成为长期的赢家。迈瑞医疗、威高股份、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已经通过合资、并购走向多元化。微创医疗、康辉医疗、创生医疗、九安医疗、阳普医疗、新华医疗则更像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德邦证券表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比较快,但增长较快的是中低端的仿制产品。在高端产品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这也说明未来高端产品具备发展空间。政策方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倡导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国产医疗器械未来的发展具备很大的上升空间。抢占国内同领域的高端市场成为本土企业努力的方向之一。

  专家指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有太多的小企业,如果实现快速增长,行业势必要整合。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会长宋瑞霖表示,目前大企业中很多创新都是通过小企业的创新基础来完成的,通过收购小企业而成为自己的创新。小企业逐步被兼并重组的过程,其实就是创新孵化的过程。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1014/4128992.html

热点报告:电子测试仪器 电子材料 电子病历 电子标签 电线电缆信贷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保健品市场容量及供需预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将有成倍的增长潜力。作为国务院确立的健康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每年...[详细]

[三胜咨询]智慧城市:政策大力扶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详细]

[三胜咨询]北斗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详细]

[三胜咨询]汽车租赁行业潜力巨大 重

身为中国最大的租车企业,神州租车却当仁不让,势与阿里“抢头条”。神州租车将于9月19日在中国香港上市,与阿里集...[详细]

[三胜咨询]地铁广告特点与投放趋势分

近几年来,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迅猛,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二...[详细]

[三胜咨询]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发展

自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正式实行产品信息网上备案。备案的产品信息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务网站统一公布...[详细]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