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亟须资源整合
2014-9-9 14:51:3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海洋已成为人类重要优质食物生产地,同时也是人类解决疑难病症的医药宝库。目前,海洋已向人类提供了20%的优质蛋白,同时人们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2.2万余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其中一半以上具有生理活性。“与海洋生物资源的质与量相比,其资源贡献度显得非常有限”。管华诗表示,大规模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热潮正在形成,人们的开发视野不再局限于近海,极地、深远海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目标;开发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生物物种本身,基因资源、化合物资源成为人们研发的热点;海洋药物及有特殊用途的生物资源的发现也成为此次热潮中的焦点。
我国是利用海洋生物药材防病治病最早的国家之一,医药典籍收载的海洋药物达百余种。建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以及新出版的《中华海洋本草》等先后记载了海洋中药613味,药用动植物1479种,以海洋本草为主药的经典方、验方3100余方,这些是我国当前开发海洋生物药物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应对国际海洋开发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挑战,适应国内海洋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应运而生。管华诗希望,这一平台将来能汇聚国内外海洋药物创新资源,围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聚焦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培育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引领海洋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旨在架起青岛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等上游科研机构与本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桥梁”,疏通“发现———技术———工程———产业”科技链条,助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在管华诗看来,对于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领域而言,上游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最终要以技术和产品的形式流向市场,市场的信息同样要回馈到创新群体、实验平台和科技管理团队。“在这一运行体系里,不仅有学术要素,还有市场、技术、人才、创新和产品要素,而且还要实现这些要素的有机配置和立体流动。”管华诗表示,海洋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需要不同学科单位的协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集中力量做大事的基础。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之路就在我们脚下。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未来。”管华诗如是说。
- 中医药旅游行业前景好困难多
- 我国原料药的阶段进步需完善的标准体系
- 反垄断未来或覆盖半导体和医疗器械领域
- 商务部反垄断局调研半导体医疗器械行业
- 仿制药研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分析
- 医疗器械产业沐浴政策暖阳 市场前景广阔
- 2014上半年德国GDP统计分析
- 2014年8月美国经济运行数据统计
- 预测:8月份CPI涨幅或为2.2% PPI依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