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IPO咨询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

2014-9-9 14:04: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新材料产品占材料工业比重不足4%,重大工程‘缺材料、等材料’的现象十分突出,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比较严重。我国新材料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要迎头赶上还需付出巨大努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2014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以“新材料、新生活、新装备、新成果”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9月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黑龙江省副省长胡亚枫,各省(区、市)展团、重点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产业发展体系有待健全

  苏波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工信部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了《新材料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的具体措施,联合有关部门支持了一批关键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动了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他表示,工信部将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继续推进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提前谋划“十三五”发展思路。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抓紧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品种,布局一批战略前沿材料。三是建立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链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上下游协同创新。四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信贷、保险、税收、标准等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的政策环境。

  苏波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工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十二五”以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材料工业的结构调整也迈出了坚实步伐。新材料产业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5%。大飞机专用铝锂合金、核电用钢、丁基橡胶、高性能碳纤维、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一批重点品种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但总体上看,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离支撑制造强国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从国内发展情况看,传统材料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同时存在。材料工业的科学研究、生产制造比较分散,资金分散,力量也分散,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有待健全。从国际竞争格局看,发达国家已在国际新材料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比如,日、美、德6家企业占全球碳纤维产能70%以上,日、美5家企业占12寸晶圆90%以上,日本3家企业占液晶背光源发光材料90%以上。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处于跟踪和模仿阶段,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从产业发展趋势看,新材料技术与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交叉融合,材料仿真设计、模拟开发及新型加工制造技术不断突破,石墨烯、超材料等新一代材料蓬勃发展。

  六举措力促新材料发展

  苏波强调指出,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力争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加快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新材料产业要按照制造强国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关键材料发展,不断提升保障水平。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新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系统攻关,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实现由模仿跟踪向原始创新转变。

  三是强化军民结合。材料具有典型的军民共用特点,在军工领域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特征,向民用领域转化,则可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要积极探索新材料产业的军民结合发展模式和途径,推动军民共用材料技术的双向转移和辐射。

  四是突出地方特色。各地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热情很高,要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提出发展重点和目标,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

  五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充分调动地方、企业、院所等各方积极性,加快技术研发平台、新材料中试基地、新材料性能测试中心、应用创新平台以及数据库等建设,解决新材料技术开发、专用装备、分析测试等瓶颈制约问题。

  六是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作用,推动组建新材料产业协会,进一步加强新材料行业管理。继续利用现有专项,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重大专项论证步伐,研究建立新材料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财税、金融、保险等综合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胡亚枫指出,黑龙江在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而且还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已经形成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光伏、高端石墨及制品等产业化园区和基地。新材料产业正在成为黑龙江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届博览会邀请了国内外1100余家知名新材料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用户单位,以及3700余家采购商参展。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新材料产业成果发布项目对接会、中国化工新材料发展交流会、国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军民融合新材料应用论坛等系列活动。

  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于2011年正式启动,在工信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举办两届。本届博览会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有关产业联盟的积极协助。
责任编辑:SS0428标签: 新材料产业研究 新材料行业分析

本文分享地址:http://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909/2428553.html

热点推荐:公路 工业设计 工程塑料 工程起重机 工程机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三胜咨询]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及发展

自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正式实行产品信息网上备案。备案的产品信息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政务网站统一公布...[详细]

运动品牌仍处阵痛期 或可向快时尚看齐

2012年至今,中国服装业大多数企业发展停滞,处于微增或微降的处境。以晋江运动服装为例,除安踏、特步重振中,其...[详细]

垃圾发电获重点推广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垃圾发电是指对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离出的可燃物质送入焚烧炉处理,利用焚烧后产生的大量热能进行发电,并且通过焚...[详细]

森林旅游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探索开发新

森林旅游是野外游憩方式的一种,它与城市、海洋、田园等旅游环境相比较,是在特定的森林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度...[详细]

昆山工厂爆炸为粉尘引起 除尘设备行业

8月2日早晨7时35分许,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疑似因粉尘爆炸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详细]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地震预警系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 募投可研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投资价值报告 成功案例展示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的用途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编撰要点 服务的主要模块 商业计划书收费标准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400-096-0053 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8749841 IPO咨询专线:0755-25151558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