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P2P预期年化收益普遍低于10%
2014-7-24 10:36:3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调查发现,银行系P2P预期年化收益普遍低于10%,和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银行系P2P风生水起
国内银行业纷纷加入到了P2P平台的布局构阵之中。
近日,民生电商正式介入P2P网络借贷领域,旗下的P2P平台民生易贷已于本月15日正式对外运营,继首日上线一款票据理财后,又一口气推出四款“如意”产品。这几款项目期限均为119天,预期年化收益在5.7%至6.0%。
事实上,银行试水网贷并非首例。2011年9月,被媒体称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上海陆金所由平安银行出资8.37亿元打造诞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平台。在平安之后,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和江苏金农公司联手打造了南京开鑫贷,P2P网贷行业又添“国家队”成员。招商银行则推出一款名为“e+稳健融资项目”的P2P网贷产品,被誉为传统商业银行P2P业务第一家。
当下,抢饭吃的不只是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A股上市公司也纷纷来凑热闹。近日,湘籍上市公司熊猫烟花、方正证券先后传来涉足网贷的消息,熊猫烟花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银湖网”已于7月1日正式上线。
观察·银行系P2P收益普遍低于10%
现有的银行系P2P平台分为三种模式:一是银行自建P2P平台,如招行小企业E家、包商银行的“千里马”;二是由子公司投资入股新建独立的P2P公司,如国开金融设立的开鑫贷;三是银行所在集团设立的独立P2P公司,如陆金所和尚在筹备之中的中腾信。
尽管银行系P2P形式各有不同,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收益率低于P2P行业的平均水平。
梳理发现,银行系P2P平台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下,而其他P2P平台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平均在18%左右,甚至有些高达42%。
据悉,对于正常的P2P平台而言18%是个警绒线。银客网总裁林恩民表示,投资者首先应该清楚了解平台及其创始人的相关履历信息和企业注册背景,其次是看项目背景、借款人背景以及该平台公布出来的相关资料审核等,着重分析平台的风控模式,不要过于相信高利率、高回报的宣传信息,年化高过18%以上利率的要慎重考虑,避免潜在风险。
民生易贷平台已发布5款项目预期年化收益在5.7%至6.0%;招行小企业E家上的P2P项目收益率普遍在6%以下,尚不及一些中小银行的同期限理财产品收益;包商银行“小马Bank”的项目相对较高,但其预期年化收益率也不过为7.5%。
虽然收益不高,但是银行系P2P平台却意外受到热捧,上线项目常常被秒杀,几分钟内就抢购一空。业内分析认为,投资者更看重的恐怕是“银行风控,不跑路”的招牌。
“相比多数草根网贷平台,银行最大的优势无疑是其风险控制。现在跑路风波不断,银行的信用当然更有保障。”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无论资金量还是品牌影响,银行都是P2P行业的“大鳄”,将会主导未来P2P行业的走向。随着更多银行的加入,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会规范P2P行业的发展。
- 张国宝:核电规模化出口至少等十年
- 土壤修复市场超1000亿 资本闻风而动
- 服贸出口成新亮点 2020年将破万亿
- 多地争夺核电项目 今年高层八次表态
- 铁矿石价格下跌 淡水河谷利润空间遭挤压
- 煤炭领域“清费”正在加紧推行
- 新疆能源产业进入快速通道
- 北京地铁巨额亏损 票价即将告别2元时代
- 分布式光伏的融资难问题破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