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陶冬:中国的希望在打破垄断 恢复民营活力
2014-6-12 15:36:2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在宏观经济面上,他认为,GDP不再是政府的一个主要指标,而李克强动量指数显示也许增长已经触底。他预计,今年二季度的增长会有所上升,但离政府7.5%的目标还差很多,全年可能在6.5-6.7%之间。尽管如此,刺激政策也很难出来。
而货币的流动性也要比去年更加趋近,在持续十年的扩张以后,中国的货币将开始逆转,进入紧缩周期。
陶冬指出,最近十年,中国经济的扩张是靠影子银行拉起来的,而中国的影子银行目前已经开始有风险。
此外,地方平台债务也可能会冲击整体经济。审计署数据显示,全国债务26万亿,地方债10万亿。但陶冬估计地方债在40万亿左右,加上国债、铁路债、其它的债务,中国的总体公共债务在70万亿,相当于GDP的130%。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是地方债3.5万亿的偿还高峰期,2.5万亿的信托的续借期。但陶冬认为,中国不会爆出雷曼式的危机,地方政府借款可能会看到一系列的违约。
“中国的GDP是放缓的,民营企业的利润是在倒退的。而现在这个时刻发生信贷危机的话,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对中国的投资者来说,最近的这段时间,最重要不是投资收益,而是‘守住风险门户’。”陶冬表示。
- 孙骁骥:有多少人在“逆向移民”?
- 朱大鸣:各地房价假摔为了倒逼政府救市
- 牛刀:饮鸩止渴的定向降准能撑多久?
- 盛博M:进口下降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 牛刀:迹象——中国富人已经逃离房地产
- 郭施亮:中小股民长期缺乏话语权
- 易子杰:全国6城试点共有产权住房
- 盛博M:本轮房地产调整有何不同?
- 牛刀:对三个月内降准的研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