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视频行业取经:今日头条转型Feedly可好?
2014-6-9 16:59:5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首先我个人对今日头条“内容分发渠道”的认知存在疑义。看看我们的视频行业吧,内容分发意味着两件事情,
一、内容的生产方认可、授权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分发;
二、内容分发的业务在内容提供方和分发方之间往往产生商业行为,前者往往为后者的内容分发服务支付费用。
很明显,无论是一还是二,这两个事情在今日头条这里都没有发生。大家这两天都在谈论版权的问题,即内容分发方并未认可、授权今日头条进行分发;而第二点,双方之间的商业行为,如果广义上的理解,双方达成无偿分发的默契也可以,可惜这里双方根本没有涉及到相应的协议。第二点这里,我们继续挖一下,就是这种商业行为的两种模式。模式一,视频分发模式,内容提供商向内容分发渠道(视频网站)征收版权费,而后者尤其是顶级分发商也有可能获得返点抵扣;模式二,APP分发模式,目前一水儿的几乎是APP向内容分发渠道的靠拢,广告费哗啦啦地流向内容分发渠道,比如小米,360,豌豆荚。
大家现在在用内容分发的概念套今日头条,不过是否考虑过对于资讯这种性质的内容,他的模式更多的是模式一还是模式二?而似乎只有模式二才是我们目前认定的主流内容分发渠道,因为它给出了其商业变现的渠道。
先来讨论APP分发模式,有人会说,今日头条只要把市场份额做起来,内容提供方不得不屈服。怎么做?今日头条就得开始花钱、BD大型内容提供方,然后借此反攻二三线内容提供方的妥协,目前来看这也是较为困难的一种模式,他们对于今日头条的一些态度更像是“不对付”。在他们的眼里,付费或许Ok,如何BD出这样的一种合作,怕是大家都没想过吧?
而第一种模式,视频分发模式,在资讯这里,我们会回到传统的概念上——新闻客户端,RSS阅读器,个人习惯统称信息聚合。对不起,在我的眼里,今日头条仍然得扔回这一梯队里面,它甚至不是搜索引擎,它背后是内容采集的爬虫,以及和微博中涉及内容的信息整合。前者,很多媒体站都有这样的内部系统,后者包括无觅也都在做。
那么,在这里有没有机会?个人觉得,今日头条可以学习Feedly。为什么,Feedly很好地解决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关系。而今日头条仍然可以在这里插入自己的Banner广告,乃至赞助内容。在Feedly上,我们可以看到和内容提供商的两种合作模式,这来自于RSS协议的帮助,有的内容提供方提供全文,而有的内容提供方选择提供摘要,后者通过访问网站实现。
比如说Cnet在Feedly上就只选择提供了摘要信息,而回到网站的链接会把流量引导回内容提供商。对于今日头条来说,这种模式无疑会和内容供应商取得妥协。有人会提到这样做,用户体验会下滑,那么利用内容提供方之间的版权交换,选取支持全文显示的内容提供方的内容是否可行?当然这是一种讨巧的做法,可能会滋生新的问题。
现在我们回来,如果学习Feedly,今日头条同时可以保留现有的模式,无论是Banner广告,赞助内容,乃至通过合作加大一些内容提供商的曝光度,都仍然是可行的。
最后,还有一个Tips,其实今日头条和无觅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真正的内容创作者(原文作者)快速实现口碑数据的收集,尤其是在内容创作者一文多投的局面下。这种服务有没有可能帮助今日头条更好地打通与内容提供方的关系,乃至衍生出向机构提供的服务呢?
- 58同城豪赌10亿美元背后:重塑服务业
- 从“嘿客”看顺丰优选在布什么局?
- A.T面膜:像做小米一样做面膜
- 今日头条张一鸣:独特定位是我们的优势
- 苹果收购Beats背后潜藏的三大趋势解读
- 聚美是如何做到短短四年时间就上市?
- 解决充电问题:特斯拉与比亚迪的两种思路
- 分析:音乐硬件如何众筹百万资金?
- 解读:刘强东与资本方的那些故事
发改委:波幅不足50元 成品油价不调整
孙俪产后复出二度牵手郑晓龙 变身秦宣太后
MH370遇难家属筹500万美元求助内幕人士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