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充电问题:特斯拉与比亚迪的两种思路
2014-5-28 15:57:4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内有山头,比亚迪既是地方政策扶植的受益者,亦是损失者。外有强敌,就算可以如比亚迪老总王传福所言“分分钟制造特斯拉”,难保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不会釜底抽薪。因此,比亚迪既要和国内企业拼政策、抢市场,又要和外资比技术、打商战。
总体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未来的重头戏方向明确,还是在纯电动汽车。不过,扩大增量尚有待新思路的引爆。
整体推广逻辑迥异
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针对大众消费者的定位不同,特斯拉目前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其ModelS车型实际就是一款跑车。这导致了两者在面对充电问题时的解决思路以及整体推广逻辑不同。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雏形尚未形成之际,开拓销售市场还是建设基础设施,其实是解决“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特斯拉的解决方案同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初期,特斯拉利用环保以及互联网科技等概念打造品牌,以吸引社会关注,在高额利润的支撑下自造超级充电网。随后,降低价格,逐渐普及。
而比亚迪则将受众定位为价格敏感者。于是,在纯电动汽车成本下不来的情况下,先从公共用车入手,预期形成示范效应和充电设施配套后,再推广到私家车市场。
目前,各地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度情况不一,即使是被各地视作样本的深圳亦不完善,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充电难,极大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私家车领域的推广。
作为新能源汽车在私家车市场推广的前奏,深圳纯电动e6车主徐师傅表示,跑一个白班要充两次电,一次大约一小时,这还不算排队的时间,目前充电桩也就罗湖、福田多点,平时根本不敢往远跑。
特斯拉在美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建设超级充电网络。据公开数据显示,其现已在美国境内建了81个超级充电站,并有规划在2015年底前建设258家充电站,届时将基本覆盖美国全域。
据悉,单个充电桩成本即一万元,而充电电价又和电网收费一致,作为央企的南方电网在既不必受地方政府支配,又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建设意愿其实并不大。
易泽明表示,鉴于很多城市充电设备不完善,比亚迪推出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以期缓解充电站的承受能力。该技术不再依赖专业的专业充电站,新能源车可直接使用当地交流电充电。
据车主魏韬的使用经验,正在租房的他“还未申请充电桩,每月向物业交180元即可从物业拉线充电,类似电动自行车”。
核心问题在电池
如果整车厂商没有制造电动车的完整产业链,会不会对发展产生阻碍?何勇灵认为,“想做全产业链很难,因为汽车是一个复杂产品,光凭一家的技术力量可能支持不了,所以全靠自己来做未必是一个好的思路”。
不过,一向以打通产业链著称的比亚迪不这么认为。易泽明表示“新能源车是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对动力电池、电控技术要求很高,在行业发展之初,没有合格的配套供应商。在起始之初,比亚迪坚持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完善新能源车产业链。”
但是,在何勇灵看来,“电机技术已经很成熟,核心问题在于电池,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安全性,还有一个就是充电衰减。在电池这一块,目前没有哪一家做得特别好,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要真正取代内燃机还是很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求证,整个行业电动车在电池技术方面均无突破性发展,电池的续航能力仍是短板,衰减问题亦无法有效解决。这意味着,比亚迪极力打造的产业链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 分析:音乐硬件如何众筹百万资金?
- 解读:刘强东与资本方的那些故事
- 从酷讯到唱吧:陈华的二次创业进化
- 分析:锤子手机发布在销售和营销方面的亮点
- 分析:联想手机过度依赖运营商的三大恶果
- 湘鄂情多元化迷局 转型互联网大数据
- 解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站队文化
- 新东方改革三大布局存在哪些问题?
- 多彩饰家:涂料行业的下一个“颠覆者”?
中关村试点新型贷款模式 政府贴息20%至45%
汉和:中国国产航母1次造2艘 或采用不同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