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中揽储盯上P2P 理财产品收益频破6%
2014-5-28 15:42: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每年到了5月底6月初,银行的揽储之争便拉开帷幕,而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高企。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有不少突破6%了。
南京银行在售的一款54天期的标注低风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达到了6.4%;中信银行的一款366天期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达到了6.2%。其他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在5.8%以上。
记者发现,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目前在售的高收益理财,多数为中小银行发行的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而据银率网统计,部分地区城商行所推产品的年化收益普遍更高,有的甚至高达7.5%。
这些理财产品在市场上十分抢手。“本来要买中信银行一款一年左右的收益率为6%以上的产品,结果就因为晚了一天没买到。”市民温女士向记者抱怨。不过,她表示,从去年的经验看,进入6月份以后,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应该会越来越多。
除了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外,今年银行还想出了一个揽储的新渠道——P2P。
“现在已经有两家银行都跟我们谈过了,要跟我们合作。”一家P2P公司CEO李强(化名)向记者坦言,所谓的合作,实际上就是银行希望能够通过P2P的渠道,为他们寻找资金充抵存款。
李强介绍说,银行往往会将一些自己的贷款转化为P2P公司的产品,然后用募集来的资金,换到银行账户中去,形成银行的新增存款。也就是说,这些项目原本是银行此前对外发放的贷款,但由于面临6月底的审核,所以便将这些项目包装成P2P,来弥补存款。
“银行转给P2P公司的利率大概是12%左右。”李强说,其实今年找过来的都是一些地方城商行、农商行等规模较小的银行,“这些小银行才是最缺钱的,估计到了6月份,来找我们谈合作的银行会越来越多吧。”
纵深
银行还没走出“钱荒”阴影
每年6月底,银行都将面临一轮监管层的存贷比的审查,这也让如今存款增长日趋困难的银行业不得不想尽办法吸收更多的资金,确保审查合格。而今年,既然专家都预测像去年那样流动性极度紧张的状况不会出现,那么为何要银行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揽储呢?
不少银行人士向记者坦言,这是对未来资金面紧张预期的一种反映,希望尽早吸纳稳定资金,备战可能的流动性难题,同时也是为年末考核提前做准备。
“今年政策不确定性太大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紧什么时候会松?所以还是提早准备的好。”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不少银行其实并没有走出去年“钱荒”的阴影,“再加上今年经济下行、同业业务整顿等多方面因素,提早准备还是必要的。”
此外,有银行理财人士表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就开始锁定长期资金,预计今年年中不会再出现去年一样的短期超高收益理财产品。而投资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资金安排,适当锁定高利率。
- 银行理财去年为投资者净赚4500亿
- 警惕:招行等银行短信系统存漏洞 骗子利用假入账
- 银行存款大战提前升级 破6%理财产品遍地开花
- 比特币掉入冰窖 “暗黑币”一月涨15倍
-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普遍低迷 保5成主旋律
- 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今犹在 执行标准各不同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双双下滑
- 部分保险理财仍高达7% “宝宝”收益下滑
- 多银行一季度理财产品余额下降
中关村试点新型贷款模式 政府贴息20%至45%
汉和:中国国产航母1次造2艘 或采用不同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