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普遍低迷 保5成主旋律
2014-5-27 16:17:1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年初,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7%以上,而上周新发行的产品这一数据仅为5.06%。
预期收益率普遍低迷
北京的张女士十分困扰,2013年年底她在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了,如今打算继续购买却发现收益率已大不如从前:当时购买的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6.3%,现在却只有5.5%,想转投其他银行却发现收益率普遍都不高。“之前购买的时候觉得半年期的流动性还不错,但没想到现在收益率差这么多,还不如当时直接购买一年期产品”。
数据显示,上周共有663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6%,环比下降0.06个百分点,平均投资期限为134天。而且,大部分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在向下偏移。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进入2014年以来,保证收益类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年化收益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下降幅度最大,已由年初的接近5.5%下降到4.3%。
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主要是受货币市场资金面的宽松程度影响,2014年春节后,货币市场资金面持续保持相对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受此影响,持续保持下行态势。
而从银行层面来看,国有大行已经退出了比拼收益率的舞台,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高收益率产品也是凤毛麟角,反倒是城商行在发行数量与收益率上保持了双升。数据显示,今年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3%,股份制商业银行为5.61%,城商行为5.63%。
期限错配风险降低
在光大银行理财夜市的页面上,记者发现,该行主打产品已经由此前的半年内的短期产品换成了218天期限的中长期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5%。
今年,银行偏爱中长期理财产品的现象并不少见。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期限为6个月到1年的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50款,数量上已经与3月至6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相当。近日,“127”号文对同业业务进行整肃,金融机构同业投资的期限错配、监管套利等风险都将被全面监管,这更加让银行重视中长期限理财产品。
光大银行某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前来咨询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客户比较多,因为近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都是下降的,只有中长期限产品目前还能达到6%左右的预期收益率。
根据银率网数据,天津银行发行的2014年“汇富计划154期”人民币理财产品(11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了7%,桂林银行发行的漓江理财2014-13期理财产品(67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8%。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认为,不排除银行通过目前不算高的价格锁定长期限资金的意图。
“双节”产品可期
临近端午节与儿童节,银行理财市场又见升温。第一款端午节专属理财产品为西安银行发行的21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6.1%。该产品收益类型为非保本浮动型,期限长达210天,流动性稍差,投资方向主要是信托和货币与债券市场工具。
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认为,央行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了未来货币市场资金有望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预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像2013年6月份大幅上行的概率较低。不过临近季末,银行的存贷款考核压力将再次显现,因此,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望止跌回升。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是最喜欢过节的行业,每到节日时点就会发行一些专属产品,收益率要高于平时,一个是吸引闲置资金,另一个是作为噱头吸引潜在客户。
- 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今犹在 执行标准各不同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双双下滑
- 部分保险理财仍高达7% “宝宝”收益下滑
- 多银行一季度理财产品余额下降
- 银行同业业务整顿 或致“宝宝”进入寒冬
- 车辆违章 来年车险费率将上浮10%
- 金融市场被在线信贷搜索搅局 用户可货比五家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多在5%以下
- 银行推信用卡现金分期 最高可贷30万
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在上海落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