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IPO咨询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从酷讯到唱吧:陈华的二次创业进化

2014-5-26 16:42:4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杨姣是中国音乐学院研二学生,2012年6月,她在学校寝室呆得无聊的时候,下载了唱吧——这是一款新推出的、手机上使用的K歌软件。她没有想到,“一个手机上的虚拟世界,居然让我的到这么多人的喜欢。”

  两年过去了,她在唱吧拥有180多万名粉丝,已经有过10多次上央视演出的经验,也和羽泉在首都体育馆现场合唱。这位父亲是长途汽车司机、母亲是家庭主妇的女孩,因为一次偶然,生活有了改变。

  根据唱吧提供的数据,目前拥有1.4亿名用户,月活跃用户三千多万。这款基于K歌这一细分领域的兴趣社交App,出自唱歌跑调的陈华。

  这是陈华的第二次创业。2011年,他意识到如果再不出来创业,就会错过这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于是辞去在阿里巴巴的职位。陈华曾经做过酷讯——2006年颇受业界关注的创业项目,再次创业的时候很快拿到200万美元融资,他一开始做电商导购方向的项目,大概有一年时间折腾了四五个产品,但是PC端获取用户成本太高,做起来太累,不好玩,产品也没有自我传播能力。

  工程师周桂鑫感到了陈华压力很大,此前陈华一直跟他们写代码,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当时陈华坐不住了,天天外出,后来他才知道陈华是在外面和人探讨创业方向。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这个创业团队未正经干活,每周开会讨论方向。他们列举了一些标准:市场容量多大、竞争对手有多少、产品上能不能想到创新的点、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做到自我传播等等,按照这些标准筛选方向,五六次后,K歌方向还在上面,陈华就觉得有希望了:这个竞争市场是蓝海,容量怎么算也有上亿用户,赚钱的想象空间也是有的,也具有天生的自我传播能力,市面上虽然有K歌工具,可产品做得不行,没有互动性。

  当时团队11人,除了陈华以外,其他10个人并不完全认同K歌方向。周桂鑫属于反对派里不说话的一员,用沉默表示反对。陈华坚持自己的意见,周桂鑫当时的想法是,他说得有道理,但没有打在心坎上。陈华行使了CEO的权力,拍板做唱吧。“我一直挺佩服tony(陈华英文名)的,他一般说什么我基本是顺从的。”周桂鑫说。

  2012年5月31日,唱吧正式在Appstore发布。一上线,团队就服气了。原本陈华期望值是一个月能圈几十万用户就不错了,但当天就冲到10万用户,服务器直接挂了。因为他们优先做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做得很简单。技术团队加班,熬到凌晨三四点钟,改了服务器架构。6月7日,唱吧用户突破100万。陈华说:“熬了一年多,团队挺辛苦的,一直没碰到这么好的产品,有点像黑暗之后看到了光明。

  酷讯联合创始人、现梅花天使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和陈华相识11年。为了解决买不到火车票的难题,陈华做了火车票搜索网站,吴世春发现商机,因此两人共同成立酷讯,陈华担任CEO,吴世春担任COO。当时酷讯也是创业者中的一面旗帜。酷讯被他们定位于生活搜索,要覆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招聘、交友、租房、旅游等等,最多的时候业务分为10个方向,分为10个小团队来做事。团队快速膨胀,而陈华在此前不过是微软的工程师,他缺乏管理经验。

  经过盲目的扩张之后,他们考虑收缩战线做旅游搜索,投资方认为这是大事往小里做,而这两名创始人希望是将“生活搜索”大的概念落实到更垂直细分的领域。双方发生分歧,投资方在董事会上占多数席位,按照游戏规则,陈华和吴世春出局,公司被卖掉。吴世春说:“当时我们还是不成熟,在管理上、创业节奏的把握上都出了一些问题。”

  后来反思酷讯的问题,陈华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注,因为不专注耽误了很多时间、浪费了很多精力。在做唱吧的时候,他吸取了这个教训:“好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解决用户最在乎的需求,对唱吧用户,最在乎的需求是唱歌好听,有足够多的人追捧他(她)。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曲库量怎么做到更大,声音质量怎么做得更好,唱歌玩法有没有更好玩的等等。”

  吴世春现在是梅花天使创投的创始合伙人,是唱吧的天使投资人,而陈华现在也是梅花的LP。他们俩办公室就在相邻两幢楼,常见面吃饭聊天。我问吴世春,你为何愿意和陈华一起合作?他回答:“我们一直保持私下的朋友关系,互相认为是值得一起做事、做朋友的人。”

  他认为唱吧的团队执行力很强,第一个版本的唱吧,只花了两个月,迭代速度也很快,两周一个版本,快时一周一个版本,“雷军说的专注、极致、口碑、快,唱吧基本做到了。”

  到2012年8月,唱吧用户突破1000万,陈华决定,由公司给每人一笔固定的报销额度,让员工们自由组团去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地旅游。他希望能够让团队分享快乐。

  像这种快速蹿红的产品,可谓互联网的“现象级”产品,一时风行于用户当中,迅速积累千万用户。但是,很多现象级产品后继乏力,难以持久。陈华和其他创业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产品都是用创新的产品形态、用户没见过的玩法,把用户一下子吸引过来,有的新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产品,是产品经理创造出来的需求,玩一玩,但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用户慢慢就厌烦了。唱吧是把传统KTV的东西搬到手机上来,在手机这个生态圈里很新,在用户的现实生活中却有实在的价值。唱吧为什么能够持续,或者说那些所有能活下来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解决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需求。”在他的公式里,实在的需求+酷炫的功能=有生命力的产品。

  他认为,唱吧的生命力来自三个点:第一个是KTV工具,将传统的KTV功能搬到手机上,甚至更好用,使得源源不断有用户进来;第二个是提供激励性规则,引导用户想法设法按照规则做事,使得产品具有内在的传播理念,不需要花钱就传播出去;第三个是社交因素,在唱吧人与人之间能够因为兴趣建立联系,能够找到共同喜欢某个明星的朋友。他也意识到,唱吧在聊天功能上比较弱,粉丝群体都通过其他即时通讯工具来联络,陈华告诉我,唱吧很快会上线群组聊天,把用户拉回来。

  继唱吧之后,人人网推出了人人爱唱,小米的米吧改成了唱歌的,YY也出了一款唱歌产品,新浪推出新浪好声音,以及爱唱,之前的K歌达人、天籁K歌等K歌工具,也在转型,增加了社交功能。陈华必须跑得更快,不要被人超过,搞死自己,这是创业者首先面对的命题:活下来,不要被打死了。他采取的策略是:“只做竞争对手有可能搞死唱吧的东西,而不是用户想要的东西。”

  竞争对手有可能搞死唱吧的东西,是新玩法;用户想要的东西是,更好的注册流程、私信功能等等。当时的唱吧也有很多地方使用起来不方便,让用户不爽。陈华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设想,要搞死唱吧,肯定不是做个新软件把唱吧缺失的功能补全了就搞死了,肯定是做创新、做出新玩法搞死唱吧。

  当时的唱吧老出现闪退的问题。用上一二十次就闪退得厉害,用户就骂唱吧,可是唱吧根本没人去解决闪退的问题,这个团队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做新功能上。在陈华看来,这是没办法的事,必须先保证生存。

  大家都在比拼创新速度,唱吧推出合唱功能,有竞争对手在三天后也上线了相似的功能。开发是有周期的,一两个月是少不了的。这说明,点子是相似的,就看谁的速度更快,唱吧提前了两个月想到了这个问题,并比竞争对手提前做出来了。

  在这场竞争中,人人网的人人爱唱死掉了,YY的也死掉了,新浪好声音死掉了。越大的公司死得越快,因为他发现这个生意没法抢过来就算了,慢慢中止资源投入。创业公司可能因为整个团队、所有资源都压在这个生意上,暂时没法转型,只能先撑着。

  到2012年底,用户4000万——这是一个陈华认为能给人带来心理安全的数字。陈华说:“我们的努力能占到60%,40%归于运气,这个产品提前一年就没戏了,退后一年也没戏了。2012年,是微信增长最快的一年,小米在2012年卖得最火,陌陌也是在2012年增长最快。那一年是移动互联网真正的爆发。”

  “唱吧在合适的时间做了一件合适的事。很多人买了一款智能手机,首先找的是娱乐应用,而唱吧是一款好的娱乐应用。2012年,新浪微博也非常方便做口碑传播的平台,过后微博的声势就小了很多。”

  我问陈华,你怎么判断哪些创新的功能是用户需要的?陈华回答:“这就靠我们的团队,靠产品技术积累下的经验。我只能说,团队不可复制。”

  作为CEO,他每天都要做出很多判断,产品的、运营的、招聘的……现在,团队很多人也在分摊决策的压力,“现在我时间相对宽裕,很多责任卸下来,让下面的人负责,具体事情我能不管就不管,宁可做得慢一点也懒得管,让团队有机会成长起来。这能让我静下心来想想问题,做大的战略判断。

  “每个人承担责任,这个活就是你的活,不要来问我这怎么做,你告诉我你想怎么做。这样的话,我的精力就好很多。每一个人他自己是有判断的,他自己会帮我去想办法,到我这里来,只是我来做一个选择或者一个判断的事情,而不是说到我这里来让我去想办法,那就完蛋了,对吧?”

  他的想法很多,一会就冒出一个,大家也会直接告诉他,这个不做。尤其是产品组的人,跟他直接PK的次数最多。陈华有次在会上说,他说有这样的产品组帮他挡一挡,有利于产品发展的,因为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不易太复杂,越简单越好。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是陈华在酷讯招的第一位工程师,后来担任酷讯技术总监。他说:“陈华比我大五岁,当时更多是技术产品型CEO,在技术和产品上比较强,但在管理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关注技术、产品,对人的关注还是少一点。”

  最近每年,张一鸣和陈华见几次面,他意识到陈华的变化:“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了,以前他会马上说这个行、那个不行,现在他比以前更沉得住气了。”

  吴世春记得,在酷讯的时候,性格比较急躁,一次记者采访他,提的问题激怒了他,他就直接要记者出去,说:“我不喜欢你。”现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陈华会记得员工的生日,员工遇到困难,也会送上自己的关心,这是他以前没做到的。

  现在陈华更谨慎地控制团队,原来酷讯一下子就扩张到200人,人员增长速度太快,失去了控制。现在唱吧发展两年了,用户过亿,还能将团队控制在60多人。“你把事情想清楚,每个人安排到位,就不会觉得人手少。”

  他鼓励面对面沟通,宁可多走两步路,尽量减少例行会议、减少邮件、减少IM来提升沟通效率。“我觉得要保持高效的沟通,需要扁平化,只有两层结构,VP、总监下就是普通员工。这是我还在实验的事,不见得是正确的。最核心的,还是要专注,整个公司专注,管理就很清晰,越分散越不清晰。”

  他反思酷讯时期的管理问题,那时候更像吹一个泡泡,最大的问题还是不专注。“今天唱吧是很纯粹的小团队,管理很简单,不就一个产品吗?大家感觉更舒服一些,节奏控制得比较好,比较早地去思考收入问题,控制开销,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赚多少钱,一步一步往前走,扎得比较稳。”

  他觉得在酷讯的自己,早期太自信,后期对自己太不自信。“我不懂管理就该去学,而不是让别人来管这家公司。现在就要保持在一个平衡的度,我要对自己足够自信,相信我能把事情做好,任何一个人不见得比我做得更好。同时,我也就在这家公司做得很好,做别的公司未必就会好。既自信,又不要太过自信。”

  周桂鑫认同陈华的努力。陈华一开始和大家一起写代码,做商业推广的时候,天天打电话做推广。“我认真干活,是因为tony他带好了这个头,他很努力,咱们也没有理由不努力。”他觉得“团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陈华要求高,招来的人靠谱。我觉得这个团队,做什么都好,没有什么踏不平的。”

  2012年是突出重围,2013年是解决服务器稳定性问题、补全用户需要的功能,2014年陈华考虑的就是跳出唱吧,看能不能做更多的事。思考如何将唱吧的用户变现,除了通常的会员付费购买礼物等功能以外,他还推出了“唱吧小飞侠”,考虑做游戏分发渠道。

  在酷讯,他犯下的错误是对盈利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当2008年经济危机来了的时候,酷讯月收入才几百万元,根本不够应对强大的资金压力。“当时我太年轻,可能换有经验的CEO就能赚大钱了。”

  在和资本方的博弈中,陈华退场。对他来说,第一次创业是被动的,在微软干得很开心,业余时间做个玩具,结果玩具火了,大家都说该创业做公司,这样才出来。离开酷讯加入阿里巴巴后,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酷讯留下了遗憾,如果自己一直留在大公司的话,可能就彻底地证明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唱吧的公司在三元桥,是非常普通的三间办公室。在我采访唱吧员工的会议室,墙壁上甚至还看得到前一家公司搬走撕掉海报、招贴的痕迹,唱吧还没来得及装修。唱吧运营总监杨帆开玩笑说,以前有记者来采访唱吧,以为进了一家快递公司。

  我到唱吧办公室的时候,唱吧刚刚换了一批新椅子,以前他们捡前一家公司搬走留下的桌椅用。

  因为吃过资本的亏,陈华非常注重公司运营成本,他也影响了自己的员工们。唱吧副总裁徐薇会谨慎计算成本,追求性价比更高的渠道,如果成本超过底线,就放弃该渠道。她不断优胜劣汰,“我们没有使劲砸钱,没乱花钱。做微博营销也要看下载量、看转化效果的,优质的就投,不优质的第二天就下线。”

  徐薇原是酷讯的员工,陈华再次创业之后,找到她。最初做最淘网的时候,正是蘑菇街、美丽说最火爆的时候。在徐薇眼里,陈华就是典型的技术男,很爱钻研产品和技术,缺点是固执,他认可的东西他就是对的,想办法要做的,他不认可的要说服他,必须拿出一些东西来证明,他还是会听进去的。当时邀请徐薇加入创业团队的,不只是陈华。但徐薇还是选择了他:“他在技术产品上有把控力,移动互联网还是产品优先,才能抓住用户。我看好他这一点。”以前有过合作经历,在沟通上不需要再磨合,也是徐薇选择他的重要原因。在她看来,唱吧的发展,没有再像酷讯那样快速膨胀,一直是稳步发展。陈华也特别相信团队,愿意分享成果。

  他小心地避免在酷讯犯的错误:不要让VC在董事会占过多的比例,占有控制权;以及,寻找能够长期支持公司的资本。“给他投了钱的蓝驰创投(A轮)、红杉(B轮)也是比较有耐心的。”吴世春说。他意识到陈华的变化,以前觉得两三小时拿下融资是值得夸耀的事,现在更注重融资的条款,对方是否适合你,不仅要拿到钱,而且要拿到适合你的钱。

  陈华觉得现今的任务,产品的改进依旧是最重要的,这个生态环境是产品为王,不是说今天有了这个用户量就不用担心了,产品停滞了,用户可能会流失。其次,要找到更大规模的收入,去支撑未来公司的发展。

  我问陈华,如果面对巨头的竞争,你该怎么办?他说:“首先你在账上必须有钱,账上没钱你生存都有问题,还得跟大公司打仗,那就完了。融资的目标是让我觉得心安,而不是拿来烧的。资本上保证自己是安全的,心理上不害怕竞争对手,技术上要实实在在比任何一个人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SS0468标签: 唱吧 唱吧深度分析 唱吧研究报告

本文分享地址:https://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526/6468164.html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新疆暴恐突显紧迫性 智能安防已刻不容

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暴恐分子丧心病狂的罪恶行径,已经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详细]

中央安排保障房专项资金1158亿 顺

近日,财政部下发《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专项资金包括中央财政对廉租房、公租房和城市棚...[详细]

《歌手2》总决赛收视破3 韩磊霸气夺

《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于4月4日晚20:00现场直播,七位歌手现场比拼竞争歌王,最终,韩磊获得《我是歌手》第...[详细]

丁俊晖夺生涯第11冠 胸标广告价值或

丁俊晖马甲上的第1胸标广告位即将于今年5月31日到期,大概是看好丁俊晖蕴藏的商业能量就要迎来井喷,过去几个月时...[详细]

欢聚时代(YY)推独立教育品牌 免费

欢聚时代的独立品牌“100教育”将通过独立的团队和资源进行运作,未来两年内欢聚时代将在100教育上投入10亿元...[详细]

越南上蹿下跳难阻中国深海油气勘探开采

近日,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因西沙钻井平台事件而不断升级,越南国内甚至爆发大规模反华游行。现在已经造成四名中国人丧生...[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环境评估报告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价值体现 服务的主要模块 专业机构撰写的原因 业主需要准备的资料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400-096-0053 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8749841 IPO咨询专线:0755-25151558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