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自贸谈判或于两年后启动
2014-5-26 15:29:3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欧洲议会选举5月25日进入第四天,也是最后一个投票日,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盟21个成员国分别举行投票。而最终结果于今日揭晓。与此同时,新一届欧盟领导人将于今年11月上任,届时正值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年之际,双方领导人将为新一轮中欧关系定调。
过去一年,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取得进展,第一轮谈判已于今年1月在北京完成,第二轮谈判即将在布鲁塞尔开启。
今年4月新上任的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Wuttke)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中欧贸易谈判尚处于初期阶段,现阶段任务是找到双方分歧,双边投资协定将为双边自贸协定奠定重要基础。
中欧自贸谈判或于两年后启动
第一财经:过去几年中,中欧贸易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大小摩擦不断,从光伏太阳能板到电信反垄断调查,你认为中欧双边贸易的发展前景如何?
伍德克:如果你看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我们现在几乎是以每天10亿欧元的速度在增长。所以如果你说到贸易争端的话,它们所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不到1%。就像所有的婚姻都会有争吵一样,但是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预计未来中欧贸易额仍将持续增长,超过每天10亿欧元的水平。贸易争端也一定会发生,不断被解决。今年一季度,中欧双方协商后,欧盟放弃了对产自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等行业的反倾销调查,这也预示着双边贸易关系的好兆头。我相信中欧贸易关系仍处在蜜月期。
第一财经:去年欧盟和美国,以及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启动了自贸谈判,那么中欧自贸谈判预计会何时启动?
伍德克:欧盟去年已经启动了和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国欧盟商会也在搜集双方的诉求,过两天就会递交给欧盟。这是我们实现自由贸易的第一步。双边自贸谈判是接下来的重大步骤,但首先我们要找到双方诉求的分歧,所以要一步步来。我们可以把自贸谈判设成一个目标和愿景,BIT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忘记WTO,如果我们都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双边贸易,那么每个国家之间可能都不需要双边自贸协定。
第一财经:所以目前还没有启动中欧自贸协定的日程表?
伍德克:私底下可能会有所讨论,但官方来说还没有,我也不知道何时会启动,我认为欧盟首先会看一下BIT谈判中双方的分歧,为自贸协定做准备,我预计BIT谈判会在一两年内完成,这也将会为自贸协定谈判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财经:欧盟和其他国家先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会不会不利于中欧贸易的发展?
伍德克:中国和全世界三四十个国家都有贸易协定,这对欧洲没有什么不利影响,所以我觉得欧盟和其他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同样不会损及中国利益。各个地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有些协议刺激力度比较大,对地区和国家影响深远,但有一些仅存在于一纸协议,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我们希望中欧属于前者。
欧洲议会选举定调中欧关系
第一财经:欧洲议会选举正在进行,新任欧洲领导人也将为新一轮中欧关系定调,你认为这次选举将如何影响中欧关系?
伍德克:这次选举的形势与以往不同,很难预测。我们可能有两三个比较坚实的党派,是拥护欧盟的,另外有少数比较激进的反欧党派,他们有权让自己的国家退出欧盟。我们会密切关注选举结果,之后也会选出新的欧盟委员会成员,所以现在这段时间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非常混乱,要到11月份形势才会明朗。我希望到时候新的欧盟委员会能如期上任。9月份中国欧盟商会将起草新的请愿书(positionpaper),11月份会递交给新的欧盟委员会。请愿书会向欧盟解释中国的投资现状,其中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年后中国的改革情况,比如上海自贸区。欧洲投资者非常期待中国的改革,请愿书还会向欧盟呈现欧盟和中国合作的高质量投资项目。新的欧洲领导会需要一些时间来了解中国的状况。
第一财经:在一个飞速变化着的中国,你如何让来自中国的声音被欧洲听见?
伍德克:你知道在布鲁塞尔这个欧洲的中心,来自世界的各方代表都会到这里来请愿,吸引欧盟政府的注意,比如俄罗斯、非洲、南美洲等等。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音量。首先,就像刚才说的,中欧每天的贸易额已经达到10亿欧元的规模,这是惊人的。另外中国欧盟商会在中国已经有长期大量的投入,中国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对欧盟的决策者而言可能并不是那么清楚。最近他们为乌克兰的紧张局势耗费了过多精力,我们要说服他们的是,乌克兰并不是经济的中心,中国才是。这点要让决策者看清楚。
第一财经: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同时作为德国企业巴斯夫的管理层,据你的观察,欧洲企业担心中国的经济放缓吗?
伍德克:企业担心中国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的。所有的人都希望中国还会有每年10%到20%的增长,但这是不可能的。欧洲企业最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就是说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中国的问题是很难一下子从固定资产投资促增长模式转向服务行业这些能够创造更多就业的增长模式。我们每年的请愿书中,都会有800多家企业提出希望中国改变增长模式的建议。但不管怎样,大多数跨国企业每年有大约10%的增长是来自中国。中国经济的地位已经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了。
欧洲企业看好中国改革
第一财经: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你预计今年欧洲在中国的投资会减少吗?
伍德克:我觉得欧洲对中国投资整体还是比较稳定的。主要取决于中国会开放哪些领域。经济增速是欧洲投资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是欧洲投资增长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对这个市场的承诺。很多欧洲企业其实愿意在中国投资更多,只要它们能得到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更少的资本参股的限制以及对设备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在讨论放开国外资本投资的限制,去年三中全会政府就提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对外资企业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经济的放缓,我想如果中国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放开限制,海外投资者还是乐于加大投资的。
第一财经:欧洲企业希望中国政府开放哪些领域的投资?
伍德克:环境和清洁能源领域,比如水、土地和空气的清洁。当然机械制造业和零部件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另外还有物流业。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20%的GDP增长都来自物流,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只有不到10%。健康医疗行业的竞争力也需要提高。说到底就是竞争力的问题,服务型行业如何降低成本,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未来欧洲企业的增长点也将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型行业。
第一财经:中国对欧洲投资去年下降了13.6%,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欧洲政府如何看待中国投资?
伍德克:中国投资对于欧洲而言是多多益善。欧洲政府只会抱怨中国投资不够。与中国对欧洲贸易的巨大体量相比,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捉襟见肘。可能整体规模不见得小,因为一些大宗企业的收购,比如中石化、中石油,但是数量少得可怜。欧洲的大门将始终向中国开放,这一方面也能帮助欧洲促进就业。有些人担心中国把技术和工作拿走了,这种想法是非常有害的。三四十年前,我们对日本也有同样的怀疑,但事实证明这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已经让欧洲看到了好处,尤其是我的国家——德国。当然中国在欧洲投资其实也是在适应一种全新的游戏规则,这里一切都要遵守秩序,适应很多在中国不存在的政策法规,所以我建议中国投资者谨慎选择合作伙伴,事先做好功课,避免投资失败。我们不乏失败的案例,50%的跨国兼并收购都以失败告终。中国投资者需要在学习中走向世界。
- 国际投行再汇率操纵风波:收盘前60秒影响波动方
- 农业部张红宇:土地收入应给农民 反对农地中间商
- 自贸区成果或将在长江经济带复制
- 中国电建原副总经理黄保东涉严重违纪被双开
- 39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华尔街日报:中国考虑放开对外商控股钢铁企业限制
- 国家能源局再现窝案 电改方案起草者落马
- 今年国内糖业或巨亏100亿 行业已进深水区
- 习近平站台让自贸区改革加速 定调使命期待自贸区
中国亚信峰会彻底将西方排除在外 美国吃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