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实体商业的不景气,百货业态及卖场相继出现集中关店现象。百盛、天虹、王府井、万达等多个知名百货公司相继关闭部分其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的门店。同时,另一零售主力业态“大卖场”也陷入业绩下滑的困境。据《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15/2016)年度发展报告》称,全国连锁的大润发超市利润在2015年首次停止了增长,永辉超市业绩也出现了小幅下滑,其他一些卖场也纷纷放慢甚至暂停了开店计划。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累计下降3.1%,相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2个百分点。
下滑的实体商业拖累商业地产“入冬”。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十大城市商业市场累计存量再刷历史新高,已达5267.75万平方米,同比上涨幅度达10%。其中北京、成都、天津、杭州等4个城市商业存量创新高,成都、天津、南京存销比分别高达141个月、96个月、83个月;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存销比分别为56个月、42个月、23个月、36个月。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当前商业地产产能过剩情况严重,二三线城市的存销比多在50个月以上。
“商业地产去库存的压力比住宅地产还要大。”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说。
为消化现有库存,各地也在出招。如福建、四川、昆明等省市明确提出“商改住”政策,即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允许商业用地调整成为住宅用地;已建在建的商业用房在一定前提下,可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用于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经营性、公益性用途。
- 新华社提醒楼市风险:房企企图以房价涨价自我解套
- 戴德梁行预计英国脱欧公投将会拉动优质资产需求增
- 应先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错位现象
- 专家:应适度刺激有利于化解楼市风险
- 国内最新房价出炉或暴露重要信号
- 房地产市场降温将进一步扩散
- 民生宏观:房地产市场降温将会进一步扩散
- 人民日报:楼市“冷热不均”仍需精准去库存
- 未来买房还能再赚大钱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