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买卖房屋或出租承租房屋经历的人就会体会到,只要跟房子沾边的事情就很难绕过房产中介。虽然房产中介行业能够给房屋买卖和租赁带来便利,但是从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和媒体相关报道来看,房产中介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伤害公共利益,也侵犯了消费者个人的权益。
一些房产中介敢于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进行经营,折射出我国房产中介市场竞争不充分,以及这方面的公共服务存在短板。特别是相关公共服务的短缺,推高了公民房产交易、房屋租赁的成本,让房产中介对相关信息和服务产生了垄断,滋生出中介违法违规乱象。
笔者认为,房地产公共服务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房产交易信息获取难。国内主要信息分类网站,如58同城、赶集网等,涉及房产交易、房屋租赁的板块几乎都是被中介占领,并且时时更新,即便有个人出售或出租房产的信息也会被很快“掩盖”,尽管很多个人信息标明“中介勿扰”,可依然无法阻挡中介们买断信息的“热情”,有些房主不胜其扰只得将出租或出售事宜委托给中介处理。有些中介借助曾经的优质房源信息或莫须有的信息吸引顾客,而且收费不菲,中介们的信息垄断导致租房者或买房者很难获取个人房源。
二是个人贷款申请难。对于普通群众而言,手续繁琐的房屋贷款程序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是个人去银行申请贷款,很容易因为不熟悉流程而反复奔走,若是有熟悉贷款流程的人帮助,那肯定就会事半功倍。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社会基层组织,都缺乏专门性的贷款帮助服务,有这种帮助服务需求的普通群众往往只好花钱请房产中介帮忙。当然,规范合理的中介服务是必要的。
三是中介收费昂贵。在缺乏房地产公共服务的社会环境之下,几乎垄断房产信息、能够提供贷款帮助服务的房产中介,其服务费普遍昂贵。中介费在有些城市甚至高达房产交易额的3%,对于大多数买房者来说,这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即便中介服务费如此昂贵,也不能保障中介提供良好的服务。
所以说,除了要规范房产中介市场秩序,还应该在建立健全房地产公共服务机制、促进该行业良性竞争方面做出探索。为此,住建部门应该探索监管模式,继续规范中介机构房源信息的发布,给个人房源发布留下空间,建立中介恶意骚扰的处罚机制。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应该主动向群众提供便捷性的贷款申请服务,加大主动宣传的力度,从心理上破除畏难情绪,切实降低房产交易的成本,促进房产中介行业健康发展。
- 在投资房产之前这5大准则你需要了解!
- 姚树洁:中国楼市“地王”频出到底害苦了谁?
- 央企独揽地王的风险大
- 高学历人才买房发补贴,岂可如此去库存?
- 李一戈:美国的年轻人为什么不买房
- 人民日报:土地拍卖市场不理性 该降降温了
- 欠债15亿,丽江就应该收“古维费”吗
- 房价是衡量中等收入含金量中最不确定因素
- 评论:房屋租赁是住房市场一大支柱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