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正在重启“扩张”方案,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但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近期还是表示公司将继续进行投资以提振产能,特别是在铜和石油产能方面,不过该公司未透露具体的产能扩张时间表。这标志着历经四年强势削减成本之后,企业重点已经发生转移,而其也正在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复苏做准备。
公司计划在2017年6月30日财年结束前,通过提高铜业务生产率而获得36亿美元利润。重头戏随之到来:据道琼斯中文报道,北京时间5月27日晚间,必和必拓高管打算设法在未来一年想出办法将澳大利亚最大地下矿山Olympic Dam的铜产量提高40%,甚至要在该矿计划中期待已久的超大规模扩建之前。
有分析师认为,该公司将战略中心转向生产更多的铜和原油是因为其相信在亚洲的投资将获得丰富的回报。特别是中国的中产阶层将增加能源和空调、电冰箱等白色家电的需求,而这些对能源和铜的需求都较为明显。
不过,华泰证券高级研究员薛鹤翔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必和必拓之所以要在铜过剩的大环境下,依然扩增产能,很可能是基于战略布局考虑。因为不同于短周期的锌矿,铜矿的开发周期长,产能的释放具有时滞性。因此必和必拓力争2017年扩增40%产能,更有可能是为未来的景气周期做铺垫。
从必和必拓此次颇为积极的战略调整不难看出,矿业巨头优势地位不仅没有因为大宗商品市场崩盘受损,反而得到了加强。
另据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公布数据,中国4月铜产量为69.4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4.9%,产量增加幅度明显。而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同期数据显示,5月27日当周上期所铜库存继上周减少28876吨后,再度大减36122吨至22.12万吨。距今年3月18日库存高点39.48万吨,上期所铜库存已大降44%,其速度之快超出市场预料。铜库存急剧下滑,首要原因在于自今年年初以来,因进口盈亏平衡多处亏损状态,进口铜清关受限。
有色金属信息集散中心安泰科某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国内铜市场来说,除非面临债务到期压力,大企业基本都没有减产打算,坚持奉行低价挺住战略,争取抢占市场份额。此举造成国内产量和需求量缺口依然巨大。其预估,今年铜精矿产需缺口有400万吨,因此铜精矿供应过剩的趋势仍将延续。
从目前来看,由于国内铜精矿过剩延续,必和必拓此次铜矿产能扩增的消息并没有对国内产生过大影响。安泰科分析师表示,因为必和必拓首先既不是国内企业,同时此次产能扩增的扩张也不在国内,此外产能扩增的部分也未必都是针对中国需求。因此传递效应较弱。要非说影响,就是国内矿企在进口谈判时市面上货源将会更多,国内冶炼厂加工费谈判时将会更为有利,但是能谈到哪个价位,也得看具体情况。
作为拥有内地最大铜资源储量的行业龙头,江西铜业却在行业持续低迷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就选择与必和必拓等不同的发展战略。其在不断优化铜产品供给结构的同时,借助期货市场和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矿山,规避海外矿山收购风险。
此外,虽然必和必拓此次产能扩增,显示其高层对长周期的信心。但是由于经济形势大环境不甚理想,中国有色金属贸易量却正在迎来拐点。由于业务规模不断缩小,且用于运输船只过多,眼下运输煤炭、铁矿石及其他大宗商品的航运业者正积极地想方设法保留现金,以撑过这波史上最惨的景气滑坡。据第一财经记者向刚刚完成国有股权划转的宁波舟山港集团内部人士求证,基于业务考量,该集团已经停止有色金属贸易相关业务。
- 钢铁行业时隔15月首度盈利 仍需警惕大量复产
- 东北特钢年内第四次违约 新帅上任难解债务困局
- 中国试点简化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审批手续
- 中特集团特钢深加工项目暨科研大楼开工
-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分公司等违规新建钢铁产能遭点名
- 中钢协将在5月开会 应对美钢铁公司调查申请
- 美国钢铁公司对中国钢企提请337调查
- 昔日铁老大吉铁煎熬求生:深陷亏损泥潭 发展后劲
- 包钢火线换帅 巨额债务下艰难转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