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走势更多取决于政策的引导,而“十三五”规划将决定我国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投资者而言,明确地知道“十三五”规划的具体政策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提高了投资者对未来产业政策的可预测性,而一旦选择了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就有可能借着政策的东风,在市场上获取超额收益。
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加快,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出口拉动内需的方式将会发生彻底转变,未来的改革方向必然是向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并且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转变,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规划中,创新驱动将会上升到核心位置,而新兴产业将持续成为未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细项的产业政策上,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以下几个主题值得关注:
一是智能制造。关于制造业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讲得非常清楚,“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该规划的主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而融合的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有可能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头戏。
二是新材料。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强基”,其中之一就是基础材料,新材料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石墨烯和3D打印材料。
三是农业信息化。这是现在的热词,农资电商、农业生产和养殖与互联网、智能设备的结合等都属于农业信息化,这是农业产业领域的新想法中较重要的部分。
四是“互联网+”。它是国内经济转型在技术层的总纲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农业信息化都可以讲是广义“互联网+”的子议题。在服务业,“互联网+”同样有广大的空间。
五是温室气体减排。环境议题在未来五年规划中的提升应有普遍共识,比如温室气体减排。以去年的习奥会为标志,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在最近两年大幅上升,在“十三五”规划中预计也会获得更重要的地位。
六是军民融合。“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对军工产业的促进都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制造2025》认为,制造业的升级,除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是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中国军工必须积聚全社会全产业链的力量。现在上市公司大量吸纳军工资产,只是事情的开始。
- 各商家积极备战“双11” “万店同庆”成O2O
- 点对点定向放水现真身 四家上市公司得国开基金注
- 资产“配置荒”引发各领域投资猜想
- 媒体:交易商协会拟多举措松绑银行间发债
- 谈股说债:市场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 银行间债市迎来全面松绑 发行市场化程度提高
- 债基四季度策略:规避低评级信用债
- 债券市场一片红火 杠杆风险可控否?
- 三季度债基赚近30亿 规模翻两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