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截至9月30日的上半年资生堂净销售上涨了7.2%至4118.89亿日元(约合215.9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48.88亿日元(约合7.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6.2%。
日本国内销售额按年增加11.1%,达1744.71亿日元(约合91.5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则较去年同期暴涨42.8%,达180.13亿日元(约合9.45亿元人民币)。资生堂将日本国内的销售增长部分归咎于国际买家的消费,尤其是中国消费者。为了迎合中国游客,资生堂从今年初已经陆续开始在东京的银座和大阪的心斋桥两大重点旅游城市的最大购物中心增加专柜、中文导购和翻译人员。今年10月,为了方便计划前往日本的中国游客制定详细的购物计划,公司还推出了微信公众号,不仅有产品、日本店铺信息还可以分享购物清单。
资生堂的国际销售则得益于日元贬值而上涨12.4%至2258.73亿日元(约合118.5亿元人民币),恒定汇率下涨幅为2.5%。美国、欧洲、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的销售也同样有所增长。包括Ultimune、NARS和CPB(CledePeauBeauté)在内的品牌均表现强势。资生堂在日本以外地区的总销售同比增长了13%,达到了2182.2亿日元(约合114.5亿元人民币)。
在资生堂全球各大市场中,唯一出现销售下降的地区则是中国。在中国市场,集团为准备重组而主动减少分销商订单、避免分销商库存过大,在此影响下,中国区销售额同比减少7.6%至629.31亿日元(约合33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销售的17.2%。
“目前,许多著名的品牌,比如Shiseido,CPB(CledePeauBeauté)和Ipsa,在中国地区的的表现非常好。”资生堂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鱼谷雅彦上周五在与分析师的会议上谈到,并指出中国地区的电商销售增长了4倍。
“Za、Pure&Mild、Urara和DQ等四个品牌目前的销售结构各不相同,但它们针对的消费者群体却有很大一部分互相重叠。所以对它们进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从今年8月起,资生堂公司对中国地区这些品牌的销售人员进行调整,原先按照品牌划分的销售队伍重新按照区域和渠道划分。
鱼谷雅彦还提到日本传统的,以资历为标准对员工进行奖励的制度在中国效果很差。因此公司对中国地区的员工奖励制度进行了调整,改为以业绩表现为标准。
同时,为了继续对中国市场进行改革和调整,资生堂上个月意外宣布中国区的新任命,自11月1日起,将由藤原宪太郎和平泽伸浩调任中国担当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副总经理职务。而这是中国市场一年之内的第二次换帅。
面对中国市场,资生堂似乎处于一种复杂的境地,一方面,收益于中国消费者在日本的“买买买”,日本境内销售大幅增长,而另一方面,其在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却逐渐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
- 资生堂中国业绩下降日本业绩上升
- 上半年资生堂净利跌超八成 营收增长来自中国游客
- 东方红拖拉机变形记:产品遍布100多个国家
- 中石油与BP宣布战略合作 与华电签百亿美元大单
- 化妆品降价潮蔓延 谜尚下调在华零售价
- 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 探明储量增至3800亿方
- 中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项目正式获批
- 中石油加强“止血增收”能力 清理200余家宾馆
- 扬农化工深陷污染漩涡十年 再遭实名举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