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评论人士姜伯静就认为,乐视有可能是真没货,也有可能是“饥饿营销”:设想一下,如果电视机真的被抢光了,那没能现货购买的顾客尽管心存不满,但依然形成了一种这样没看广告的广告心态和效果:“乐视的电视卖得真好,都被抢光了。”
姜伯静表示,不管是真的没货,还是假的没货,乐视都有了一种理想的宣传效果。不过,姜伯静认为,这种宣传效果对乐视是利是弊则“说不定”。
其实,“饥饿营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行业也被多家企业所运用。苹果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就采用了这样的营销策略,当时苹果手机一经上市就出现多地消费者连夜排队抢购、且又屡屡脱销的场景。国内小米公司的营销策略也被认为是“饥饿营销”的经典案例。
营销专家刘杰克表示,“饥饿营销”是指企业有意控制某种产品的出货量,来掌握供需关系、制造市场上相应产品紧缺的事实,来达到维持产品更高销售价格的目的。
不过刘杰克认为,“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其关键在于强势的品牌和优秀的产品:剑用好了,可以使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
刘杰克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还无法确定乐视是否在进行“饥饿营销”,不过大范围延迟发货一般会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如果其产品力和品牌力足够强大就没关系,但乐视品牌是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个人持怀疑态度。”刘杰克说。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吴景明对记者表示,“饥饿营销”尽管是一种市场化的营销策略,不过仍然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旦消费者预定或者下单购买后,商家不能如期兑现承诺,还涉嫌欺诈。
乐视商城工作人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否认存在“饥饿营销”的问题,只是表示,活动当天由于乐迷热情高涨,瞬时访问量过大造成乐视商城系统崩溃;此外,由于919活动当天无论是现货还是预售订单,只要用户下单都会享受直降500元的优惠,所以很多乐迷在现货售罄之后,还选择了预售,因此带来了非常大的发货压力。
易观国际分析师朱大林也不认为乐视此举为“饥饿营销”。朱大林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乐视此次造节促销活动的本质迥异于以“饥饿营销”著称的小米。“小米的‘饥饿营销’主要是通过预定的方式,调控供求关系、制造出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乐视则是通过价格优惠来提升销量,‘饥饿营销’并不是乐视一贯的营销思路。”
至于乐视919活动后出现的大范围发货延迟现象,朱大林认为,这更主要在于目前互联网电视在整个中国电视市场上占比较小,乐视在进行此次促销活动前对可能出现的用户规模缺乏足够的预判和准备,从而导致实际购买人数远超预估人数。
“此外,作为互联网电视企业,其对供应链的把控程度目前还不及传统的电视生产厂商,使得产能没有同短时间的市场需求相匹配。”朱大林说。
- 创维酷开董事长炮轰乐视:既不专业又白费资金
- 苹果Mac销售增速两年来首次放缓
- 可乐配手机 百事公司拟涉足手机市场
- 中兴高端战略雏形搭建完成 欲挤入高端手机市场
- 中兴华为供应商资金链断裂跑路 欠款达4亿
- 三星九个季度营业利润首增长 主因系难敌苹果冲击
- 魅族被指离高端还很远 线下渠道或成为关键
- HTC三季度亏损1.38亿美元 被移出台湾50
- 微信整顿色情内容 称违者将封号清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