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蒙牛乳业携控股子公司雅士利发布联合公告称,后者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欧式蒙牛的全部股权。欧世蒙牛作为蒙牛旗下全资控股的奶粉企业,曾被蒙牛创始人牛根生赋予了发展并壮大该公司奶粉业务的重任。
只不过,出师未捷,蒙牛既已易主,欧世蒙牛的命运也注定将被改写。
“中粮系”接管蒙牛后,更愿意通过整合资源,寻找合作伙伴来完成业务格局的搭建,而不再寄望于自身打拼。所以,蒙牛百亿收购雅士利,完成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收购。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百亿身家的雅士利取代欧世蒙牛,成为蒙牛乳业新的“宠儿”,接过了振兴该公司奶粉业务的大旗,也获得了母公司最多的关照。
2015年7月24日,在蒙牛乳业的牵线下,雅士利购入母公司蒙牛乳业二股东达能旗下多美滋中国的全部股权,并“挖角”请到原多美滋总经理卢敏放来帮助实现雅士利在奶粉市场的“野心”。
2005年,欧世蒙牛成立之初,牛根生曾放出“(欧世蒙牛)10年内要成为国内高档奶粉老大”的豪言,如今,这一壮志,恐怕又要被蒙牛加诸到雅士利身上了。
将欧世蒙牛打包交由雅士利打理,便可见一斑。蒙牛方面指出,此举能够让雅士利专注于奶粉业务,以提高市场份额及实现规模效应,同时,也减少其与蒙牛乳业的竞争,使雅士利及其股东整体受益。
可以说,这种整合,既符合“中粮系”通过并购实现业务搭建的风格,亦符合工信部早前提出的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的要求,更符合减少内部竞争、整合渠道的市场发展需求。届时,雅士利旗下的奶粉品牌将包括雅士利、施恩、多美滋、欧世蒙牛,形成品牌矩阵。
但是,欧世蒙牛无法完成的使命,雅士利又能否胜任?
据了解,当前中国奶粉市场价格受到抑制,整个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多数奶粉企业业绩承压,呈现下滑趋势,而雅士利的下滑速度更为严重。
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处于行业老大位置的伊利奶粉销售收入33.36亿元,同比增长9.68%。而蒙牛奶粉业务为17.83亿元,其中雅士利收入11.61亿元,同比下滑24.9%;净利润7560万元,同比大降63.9%。
有分析认为,对蒙牛来说,其奶粉业务要赶超,靠雅士利整合欧世蒙牛和达能甩过来业绩大幅下挫的多美滋,有相当大的难度,况且三个不同企业文化的公司,后期的整合工作也会相当庞杂,短期内仍会造成渠道维护和管理的不稳定。
的确,雅士利接手的并非市场认可的优质资产。多美滋因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及“第一口奶”事件的冲击,已经从进口奶粉第一品牌滑落神坛,虽经达能多番解救,仍无法重回昔日荣光。出售给雅士利不仅是达能寻求其背后央企中粮庇佑之策,也难逃甩包袱之嫌。
此番高溢价接手的欧世蒙牛,业绩表现也平庸多年。只是,经历了2010~2013年的连续亏损后,去年实现7900万元的净利润,呈现出向好态势。
在此情况下,不难看出,蒙牛是要给雅士利更多资源,整合旗下奶粉业务,以提振自身在奶粉市场的竞争力。在整合完自身相关奶粉业务后,不排除通过雅士利继续收购其他奶粉企业的可能。
只是,在提供资源的同时,蒙牛更应该给够时间,让雅士利吸收、消化,将多美滋与欧世蒙牛的资产融入自身体系,形成合力。切莫因“急功近利”,让其担负“无法承受之重”。
- 恒大矿泉终止新三板挂牌 称将与粮油乳业重组合并
- 美国第二大啤酒商丢中国地盘:运营人员几乎都被裁
- 中国最大葡萄酒企业张裕:收购西班牙爱欧公爵
- 雅士利10.5亿元接手欧世蒙牛 年底前或拿下多
- 西藏5100水:销售模式受质疑 分身做格桑泉被
- 恒天然:裁员人数增至700人 或已波及中国公司
- 乳业巨头恒天然再次宣布裁员 人数达到750人
- 双汇上半年业绩双降 失意国际化倒逼高管换血
- 啤酒业千亿美元级并购:百威并购或波及华润雪花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