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改革实施已经3个月,药品市场也在经历一些变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8月份开始,南京市物价局组织全市的价格监测人员,定期开展药品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在市内选择了20家连锁药店、医院进行监测,重点是低价药、紧缺药、品牌药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
据了解,物价部门从国家、省级药品目录中选出222种药品,其中包括低价西药125种、中成药57种、紧缺药品40种,然后开展动态监测。监测发现,选定的同名称、同规格、同生产企业的药品中,210个药品价格保持平稳态势,12个药品价格小幅上涨,占总数的5.4%。
现代快报记者也探访了南京的多家药店,不少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涨价的只是小部分。上月初,现代快报曾报道部分药品涨价被省物价局点名,日前记者在药店走访发现,被点名的部分药品在药店也调价了,比如地高辛、维生素B2、三七伤药片等。
部分药企给药店发涨价函
监测中物价部门还发现,不少医药公司收到了医药生产企业涨价函。据监测点江宁医药公司反映,自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国家取消原来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后,公司收到部分医药生产企业要求涨价的函,理由大多是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
部分药品涨幅较大,像常用防蚊虫的风油精6ml装由2.9元上涨至5.2元,200g的枇杷叶膏由11.4元上涨至28元,片剂丹参片由6.5元上涨至10.5元。溧水区监测发现,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低价药地高辛,原价是7.3元/瓶,现在的采购价格涨到了45.21元/瓶。
涨价同时,也有少数药品降价。如江宁医药公司的仲景胃灵丸,由32元下调至28元、少林风湿跌打膏油由25元下调至22.8元。据海王星辰、益丰药店、百信药房等连锁药店反映,有个别药品价格下降,如百信药房的日夜百服咛日片8t/夜片4t/盒(中美上海),由原来每盒的13.8元降至11元。
个别药品缺货药店进货困难
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溧水有位居民称,本想买小儿伪麻美芬滴剂,找了几家药店都没有,后来委托朋友在南京市区的药店买到。记者昨天联系到南京朝天宫附近的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有现货。“很多药店不卖,嫌亏钱啊!”对方说。物价部门监测发现,这种药基药供货价是13元,由于供货价高于中标价导致无法正常供货。
监测发现,一些低价药、品牌药及市场占比较大的药绝大部分都能进货,但也存在个别药品进货困难的情况。溧水区就反映,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规格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都保)就一直缺货;天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醋酸泼尼松片,规格为5mg×1000s,从原来的供货价17.76元/瓶上涨到现在的22.9元/瓶,但依旧无法供货。此外,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氨咖黄敏胶囊,规格为复方12粒/板,单价是0.56元/板,目前公司无法供货。
监管部门药价涨幅过大要调查成本
在药品价格放开后,各级物价部门多次表示,会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综合监管。比如展开药品价格市场专项检查,相关企业和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借药品价格改革之机实施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包括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行为,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行为,以及虚构原价、虚假标价、先提价再打折等价格欺诈行为。
江苏省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要加强对药品市场价格的监测,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大,或者与国际价格、同品种价格以及不同地区间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的,将及时研究分析,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此外,建立信用奖惩机制,把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列入价格诚信记录并给予相应处罚;对于哄抬特殊患者的特殊用药价格等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将依法从严处罚。物价部门也鼓励市民参与药品价格监督,如发现药品价格违法违规问题,可以拨打12358热线投诉举报。
- 国务院深化医改 关注分级诊疗概念股
- 中国1.5万医疗器械 企业中九成是“小玩家”
- 药审改革新政出炉 企业忧虑创新药难赚钱
- 官员释疑药企五大疑问:限制目录并非禁止目录
- 四大“新派”医疗集团成型第二梯队
- 低价药频频断供 药企坦言涨价没多少利润
- 连锁药房并购潮来临
- 仿制药审评标准趋严 倒逼药企创新发展
- 中药行业寒冬将至 开拓O2O市场是关键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