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发明创造的无人驾驶汽车,距离上路行驶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奥迪就曾经在一个几乎要变身车展的CES2015上,以奥迪A7为原型的奥迪概念车“Jack”从硅谷出发,自动行驶560英里抵达赌城拉斯维加斯,完全没有人工干预。当然,加州法律目前规定汽车必须有驾驶员才能上路行驶,所以奥迪也为这台A7配备了一个“驾驶员”。
但无人驾驶汽车在未来畅行无阻,不仅仅会遇到法律规定必须要有驾驶员这样的障碍。恐怕丰满的理想在骨感的现实面前,遭遇更多的,还会是先进的科技与落后的文明法治的矛盾和尴尬。
一、高科技对被动碰撞无能为力
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也正在测试中。但据媒体报道,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中发生十多起交通事故,当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被追尾。
就算不是自己的责任,但引发事故率这么高,屡屡被追尾,其安全性就大打折扣了。毕竟有人驾驶汽车,不管行驶5万公里还是10万公里,被追尾十几次的,还是罕见的概率。
据称,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之一就是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因为机器总是比人更加精确,能够做到不犯错。但无法解决被追尾问题,说明技术对被动碰撞的规避还是无能为力。
二、中国式交通会让无人驾驶汽车寸步难行
由此可见,无人驾驶汽车在以高科技行运行时,最大的障碍不是路上的牵绊,而是“中国式交通”。
中国道路违章普遍,不说路怒症随处可见,就连按信号标线通行都做不到,大批行人违法,小摩托车肆无忌惮闯红灯,违法现象得不到禁止和纠正,一旦有无人驾驶汽车按信号灯行驶,突然之间窜出个小摩托,恐怕再灵敏的高科技也难以避免,就像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无法避免追尾一样,在中国中小城市拥堵混乱的交通环境中,类似的被动碰撞,会让无人驾驶汽车不用太长时间就会体无完肤。
你说,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精密,会躲避行人。好吧,那行人随意横穿,根本不走人行横道线,你的车辆前面,总是不断穿行的行人,这行人又是懂得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可靠性的,相信无人驾驶汽车没有路怒症,没有酒驾,于是越是遇上无人驾驶汽车就越是肆无忌惮地随意穿行,你的无人驾驶汽车不是能更迅速、更有效地作出反应么?那好了,你就只能等,让,慢,如此,无人驾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行驶速度慢如蜗牛。高价格高成本买来的这个最具现代化特征的交通工具,被困在混乱不堪的道路上,这是一幅怎样的高科技商品与低素质行人之间的博弈图画!
- 巴西终止对中国汽车玻璃逾亿美元反倾销调查案
- 深圳交委首次约谈滴滴优步 定调为非法营运
- 产业管理体制求变:汽车准入可建立负面清单
- 车市反弹受诸多因素制约 “金九银十”将打折扣
- 北京新能源汽车消费呈爆发趋势 成为经济新引擎
- 上半年九成汽车经销商亏损 6000家4S店或将
- 杭州出租车改革 将用“大众出行”叫车
- 中国汽车产业增长放缓 专家:年底将好转
- 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被取消 逾3100万用户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