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7月31日,PRADA集团收益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至18.23亿欧元。亚太市场依旧疲软,呈现与年内一季度类似的负面趋势。PRADA财年一季度亚太地区仅有0.6%的增幅,上半年亚太市场仅有5%的增长。从各奢侈品集团纷纷公布的财年二季度业绩来看,LVMH、开云集团、Burberry均有增长,只有PRADA维持下跌趋势。
亚太地区被看做是奢侈品的重要市场之一。但香港旅游业议会和入境处的数据显示,7月上半月内地访港团体旅客人数急挫四成。为改善低迷状况,奢侈品牌纷纷降价自救。香奈儿、迪奥、百达翡丽、爱马仕、Gucci等品牌大搞折扣促销活动。自去年出现上市以来最差业绩以后,PRADA集团没有进行包括产品和设计来自救的大动作。
优他国际时尚品牌投资公司总裁杨大筠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奢侈品牌中,Gucci代表经典,范思哲(Versace)代表时尚前卫,菲拉格慕(Ferragamo)代表舒适经典。跟这些品牌比较,PRADA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比较小。
此外,PRADA在质量上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6月,《辽宁晚报》报道刘姓女士购买PRADA手包仅两周出现“鼓包”现象,但PRADA总部鉴定以后以“非质量问题”不予退换。
同月,北京市工商局抽检服装鞋履,PRADA登奢侈品黑榜。北京商报记者在百度键入“PRADA质量差”字眼,出现约66800个网页,首页更显示多条网友对PRADA的质量吐槽。目前奢侈品传统消费环境正在遭受挑战:过去单一的专柜和门店消费,正在转变成包括代购、海外购、线上购买等多种消费渠道;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消费正在从盲目变得更加成熟,从品牌消费转变成产品消费,这使传统奢侈品牌大众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财富品质研究院调研发现,67%的中国富豪认为高端个性化定制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杨大筠表示,排除国内政治反腐和国际汇率影响,奢侈品消费依赖两种人,一是之前盲目消费到现在理性消费的富有者,二是一次购买或二次购买的边缘客户。边缘客户能在短期推动业绩提升,这使品牌感觉中国市场存在巨大潜力。但这些人的持续购买能力不够,当品牌沉淀下来就会出现明显萎缩。任何一个品牌都要依靠20%的常态客户实现80%的业绩增长,常态客户拥有经济实力,更懂得奢侈品的内涵和价值,比起品牌,他们更加注重产品本身。这使奢侈品不得不重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 海信科龙隔空反击:顾雏军天价索赔“荒唐”
- 丁家宜神秘买家现身 售价不低于5亿
- 两面针亏损近9千万 出售中信证券股份勉强盈利
- 丁家宜命运大逆转:将经典回归重出江湖
-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半年巨亏 业内人士:电商拖了后
- 天津港旗下两上市公司同业竞争 净利增长现疲态
- 京东斥资43亿收购永辉超市 中国电商进入红海竞
- 恒大乳业与母婴行业优秀领导者强强联手
- 物美酝酿反击沃尔玛封杀:正在集中供应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